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住宁全国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马秀珍、王小龙等委员纷纷提交“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工业绿色发展的建议”“关于聚焦现代‘工业心脏’,加快发展高端机床产业的提案”等,为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工业绿色发展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等现状,形成绿色发展的新引擎面临较大挑战,需要资本、技术、人力等多要素大力投入。”住宁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说。
“由于国内国际绿色金融政策产品差异、监管部门的不同,导致绿色项目的分类和认定标准存在较大差异,而企业的绿色评价也尚未建立统一标准。”马秀珍委员建议,建立符合我国产业特色的绿色金融评价标准,开展具体绿色评价工作,让金融更好支持绿色发展。
在参与相关调研后,马秀珍委员了解到,金融支持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涉及的领域较广,金融端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企业端涉及企业环境信息、产业规划、节能减排等不同内容,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她建议,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工业绿色发展各领域融资需求,引导银行进一步扩大合格担保品范围,探索将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资产纳入其中。加强金融科技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绿色资产识别、环境效益测算、风险监控等能力,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马秀珍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承担绿色金融试验区的省市在构建地方绿色金融体系时,提出包括贴息、资金奖励等激励措施,有效促进金融支持企业绿色发展,金融端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也逐步在完善。但对企业端缺乏相关扶持政策,致使其无法享受到相关激励措施,降低其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
“要支持地方实施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的贴息、资金奖补等措施,提升市场主体应用和推广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性。”马秀珍委员建议,要加大绿色金融的宣传推广力度,让企业了解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推动企业在实施绿色节能改造时,能主动寻求相应绿色金融产品。
聚焦“工业心脏”加快高端机床产业发展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根基,而高端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标准之一,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和摇篮,堪称“现代工业的心脏”。
住宁全国政协委员、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龙在装备制造业深耕20多年,对高端机床产业发展也有着深入思考。他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目前现状是“大而不强”,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如数控系统、轴承、导轨、丝杠等高度依赖进口,高端机床整机严重依赖进口,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不超过10%,机床领域“卡脖子”问题尤为凸显。
王小龙委员建议,将高端机床产业发展从国家层面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制定清晰的“工业母机”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在制度优化、政策导向、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
“要加大对高端机床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如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王小龙委员呼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技术与应用的深度融合,激发技术创新发展活力,推动高端机床产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核心工艺的创新突破。
“希望能够建立高端数控机床国家战略性产业平台,优化专项布局,疏通产业链堵点,建立数控系统、核心功能部件与高端数控机床企业的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和配套关系,打造具有韧性和安全性的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链和供应链。”王小龙委员说。
在加大机床产业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方面,王小龙委员呼吁,大力支持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提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多方联动、深度融合的高端机床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记者 单 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