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落实生态保护权责,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促进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利益共享。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蒋齐提交“关于支持建立六盘山区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提案”,围绕进一步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建言。
“六盘山区是国家‘三区四带’黄河重点生态区重要单元、‘两屏三带’重要节点、黄土高原西部的‘水塔’‘绿岛’和物种基因库。”蒋齐委员表示,六盘山区的生态保护,事关宁夏东南部、甘肃定西和陇东、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和黄河安澜,事关陕甘宁3省区18县市(区)800多万人长期饮水安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六盘山区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进行试点,对加快六盘山生态功能区保护,保障泾河等下游数百万群众饮水安全意义重大。
蒋齐委员建议,比照国家对皖浙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做法,结合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模式,支持建立六盘山区水环境水资源保护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开展试点,每年由中央财政给予固原、平凉市资金补助用于水源地、水源涵养区、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及农业绿色生产,陕、甘、宁受益区按照财政匹配能力协商各自出资比例和水质基本补偿与水质变化补偿方式,保护黄土高原西部的“水塔”“绿岛”“基因库”,确保泾河等黄河支流水源涵养和水质清洁,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马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