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记者从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7亿元,同比增长9.1%,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4.15亿元,增速9.3%,增速分别高于全国5.6%、全区1.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度农业经济的运行情况备受关注。今年年初,银川市及时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对2023年“三农”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要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为契机,加快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全市完成小麦轮作休耕播种面积12.47万亩,完成任务目标的124.7%,春播工作顺利完成,夏播正有序推进,已储备粮食作物优质良种1015.92万公斤(玉米种子227.62万公斤、水稻种子788.3万公斤),储备各类化肥8.52万吨,准备农机3.32万台,种子、肥料、农机等均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全市计划种植玉米92万亩,水稻18.9万亩,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1.4万亩的目标任务。
此外,今年一季度我市蔬菜、牛羊养殖、渔业等产业也稳步提升。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4.08万亩,总产量约16.2万吨,生产茄菜类、叶菜类蔬菜30余种,“菜篮子”供应充足;全市奶牛存栏28万头,同比上涨15.2%,生鲜乳产量29.3万吨,同比上涨10.2%;肉牛存栏16万头,同比上涨13.5%,出栏3.2万头,同比上涨10.3%;滩羊存栏116.6万只,同比上涨20.6%,出栏33.4万只,同比上涨9.9%。此外,全市还实施了4000亩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改造升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及7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有望年中投用达效,而水产良种繁育技术也稳步推进,已试验繁育水花200万尾,培育规格苗种20万尾,成活率达60%。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市将全力做好涉农项目推进、夏播服务、三产融合等工作,全力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掀起新一轮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热潮,助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梁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