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嘴山市培育出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服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构建了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并通过揭榜挂帅、应用场景服务等政策,为企业提供包括资金、人才、空间等全方位的服务对接,让企业在“专精特新”的路上越走越通,产业纵深上越跑越快。
壮大“专精特新”企业梯队 赋能高质量发展
硅渣和钢渣经过一道道工序,转化成生产硅基特种多元合金孕育剂、多元复合材料的原材料,全程几乎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这是石嘴山市宝马兴庆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封闭厂房内的生产场景。
“我们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地企业,还出口日本等地。与传统工艺相比,现在生产工艺综合能耗降低了30%,产值明显提高,去年产值达2.6亿元。”该公司副总经理魏波介绍,从成立之初只生产传统铁合金产品,到成长为具有几十项核心技术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国家相关补贴资金的支持下,企业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研发经费,攻克利用工业固废生产多元合金产品难题,研制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新工艺,实现多元合金向高品质、特种化升级,产业走上了“专精特新”转型之路,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
近年来,石嘴山市不断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服务举措,通过产业政策扶持、梯度培育、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措施,帮助“专精特新”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截至今年,全市共有10家中小企业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们以星火燎原之势成长为黄土地上的新生力量,不断向优发展、向大而行。
不仅为“国家队”贡献力量,今年石嘴山市工信部门为推动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顺利进行,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对该市拥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等相关情况逐一筛选符合申报条件的中小企业。指导企业在培育平台申报,通过县级初审、市级复审和征求发改、市场监管、税务等相关部门企业合法经营情况,辅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好2023年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申报工作,目前已向自治区工信厅推荐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家。
精准服务 为企业“智产”提供金融保障
鼓励“专精特新”实质是鼓励创新。石嘴山市厚植创新沃土,积极引导企业坚持创新发展,做精专业技能,突出“精而强”,使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石嘴山大地得到无限广阔的上升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与其他中小企业一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样会面临融资难等问题。瞄准这些痛点难点,石嘴山市不断创新思路,坚持靶向发力,推出一系列精准服务举措,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添了强劲的发展后劲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针对“专精特新”企业中初创成长型、轻资产型、科技型企业较多,资产积累不够、抵押物不足、无人担保等实际困难,石嘴山市金融机构突破常规,从“专精特新”企业“知产”“智产”入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供应链金融业务,增强企业融资可得性。
宁夏共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受益者,公司利用9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成功从中国银行石嘴山市分行融资300万元,突破了以往“知识产权+抵质押担保”的组合贷模式,成为全市单纯利用专利质押获得融资的“第一单”。“2022年,我们企业享受税费减免达340.87万元,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277.95万元。”宁夏旭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会计主管赵晓宁告诉记者,“今年,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并且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这将有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很强、很精、很特、很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力和支撑作用。”石嘴山市工信局局长吴亮表示,将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通过上下引导、创新驱动、典型带动,分层打造,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养成为经济转型的排头兵、创新驱动的领头羊,为全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毕 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