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抓好科技赋能 开辟发展新领域
  ——宁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观察之一
时间:2023-10-24  来源:宁夏日报
  创新的火花,催生技术变革、助力产业进步;一次创新的成果,形成新的生产力,带动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今年1月至9月,宁夏科技成果登记数量786项,较上年同比增长90.31%,创历史新高。其中,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546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69.47%,同比增长94.30%。
  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成果是最直观的体现。
  “从转化程度看,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数达到207项,占应用技术成果的37.91%;从技术成熟度看,546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成果347项,占63.55%。”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字无言,变化有形。
  近年来,宁夏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等,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培育组建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多元投入、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体系。
  “团队研制的超导铌材料及超导腔,主要应用于粒子加速器领域,目前为国内在建的4个大工程项目提供产品。”在位于石嘴山市的宁夏东方超导科技有限公司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负责人陈明伦向记者介绍。该实验室是由科技部批复组建的第三批企业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围绕新型稀有金属特种材料设计与应用基础研究,聚焦钽、铌等稀有金属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我国多个重要领域产业发展提供科研支撑。“在技术层面,我们的超导腔已与国外厂家处于同等水平。”陈明伦介绍,下一步企业研发的方向是提高加速器的运行温度,实现加速器小型化、车载化。
  从产品到产业,从行业到市场,科技创新催生全新动能,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截至目前,全区有各类创新平台736家,覆盖枸杞、牛奶产业、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和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
  一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在中试基地、技术创新实践基地、人才小高地、博士工作站里成长,一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科研成果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喷涌而出——依托宁夏煤基合成树脂高值化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攻克了37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材料国产化,填补了多项国内和国际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依托宁夏先进铸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铸造用工业级3DP打印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用工业级3DP打印设备整机打印效率达到进口机型的3倍以上,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依托宁夏电力能源安全重点实验室研发的“宁夏新能源高效消纳综合技术创新”成果,推动全区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今年以来,我们聚焦重点产业和生态环保、医疗卫生等领域科技需求,立项实施了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47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2项、县域科技成果引进示范项目91项,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年来,围绕重点产业建链、延链、强链、补链方面技术需求和现实短板,宁夏加大东西部科技合作力度,积极引进转化适用性好、创新性强、成熟度高的重大科技成果。围绕引进西北农林大学“葡萄酒酵母发酵剂制备技术”、四川大学“水溶性铑磷络合催化技术”、四川绿沃创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一种牲畜养殖粪污水资源化利用及治理方法”等成果,凝炼并下达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投入财政资金15727万元。
  据介绍,项目实施后,将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有力推动汇聚区内外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提升宁夏产业竞争力。(记者 马越)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S50海原至平川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彭阳梯田:秋色五彩斑斓 朝霞美景令人陶醉
    彭阳梯田:秋色五彩斑斓 朝霞美景
    六盘浮云缭绕 斑斓秋色如画卷
    六盘浮云缭绕 斑斓秋色如画卷
    宁夏人物
  •  36℃高温下 “菌草之父”扎进宁夏
  •  王宁:让“贺兰枸杞芽菜”的名头
  •  李俊平:履职尽责亮本色 不忘初心
  •  姜召会:黄河岸边驻进村民心坎里
  •  纪成军:当好行业领头羊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