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过26年老师,因此格外关注青少年成长,2015年退休后担任自治区关工委法治工作委员会的委员,让我更感到责任重大。”从自治区司法厅退休的杨梓,6年前开始负责自治区关工委法律援助站工作,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上。
“‘坚守信念不忘初心,发挥余热永不止步’,这一直是我退休后的座右铭,因为我深深觉得基层群众太需要法律知识了,我们的工作不能停下来。”杨梓对记者说。退休后的杨梓还担任了宁夏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协会理事,负责法律服务分队工作。作为法律工作者,哪里需要她,她就会全力以赴。她常年奔波在去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监区进行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的路上。几年来,杨梓及其团队通过讲课、指导大中小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组织辩论赛,与宁夏电视台少儿频道“童声说法”栏目、宁夏日报等媒体合作,用真实案例讲解宪法、刑事、民事、行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了提升公益服务的精准性,我通过考试取得了女童保护讲师资格,与宁夏青基会向日葵女童保护团队深入全区多所学校开展公益法律讲座,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是我最大的动力。”杨梓说。
不仅如此,杨梓更将焦点放在未成年犯的帮教工作上。“未成年犯这一特殊群体我已关注多年,在职时就发起了‘律师妈妈’行动,动员全区女性律师关爱未成年犯,为未成年犯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作为自治区关工委法律援助站负责人,她带领宁夏大远律师事务所律师,自2015年就与银川女子监狱签订帮教协议,与监狱干警共同开展未成年犯的帮教工作。援助律师采取“一对一”结对方式进行帮教,并且用爱感化,在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定期看望未成年犯,用亲人般的沟通化解孩子们心中的法律困惑,“大部分未成年犯因为家庭缺陷等原因,存在没人看望、缺乏关爱的情况,那里的孩子更需要精神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没有被社会遗忘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甚至决定以后的人生走向。”杨梓带着她的团队,不仅为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帮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犯罪的危害性,还常常自掏腰包资助他们。
“如何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我思考和努力的方向。”2020年7月,杨梓带领志愿律师前往西吉县震湖乡开展“法律护航脱贫攻坚——献爱心·助学子”公益活动,“我们与当地签订了公益法律服务协议,建立微信群,为当地老百姓提供24小时法律咨询服务,类似这样的工作我们将继续拓展。”杨梓说,未来她将和团队继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更多群众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希望更多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记者 白静 文/图
人物简介:杨梓,女,汉族,58岁,1988年11月入党,2015年4月退休,司法厅政治部原调研员、律师、法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