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夏区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着手,推动乡村由“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初夏时节,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走进抬头是“画”入目是“景”的兴泾镇十里铺村,青瓦白墙的崭新农家屋舍呈现在眼前。“改造老房子,里外亮堂堂,环境优美了,日子越过越舒心。”村民马新民边说边拾掇自家小院。
为系统根治影响村容村貌老大难问题,西夏区瞄准闲置宅基地、违建房、危旧房等影响村容村貌的房屋建筑和设施,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结合旧房改造,对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废旧鸡舍牛棚等严重影响村容村貌设施进行集中整治。
如今,无人照看、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房屋和残垣断壁得到有效整治。“现在房前屋后都收拾干净了,路边设有垃圾桶,还有专职保洁清扫,清运人员也会按时上门运送垃圾。”提到环境卫生改善,十里铺村村民笑意盈盈。
环境要改善,意识必先行。西夏区充分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使群众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先后确立7个行政村开展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将镇北堡镇昊苑村“垃圾不落地”模式在18个行政村推行,实现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零”,农村垃圾处理率达100%,垃圾分类率达95%。
乡村美不美,得看河水清不清,为确保河湖四季清澈无漂浮杂物,西夏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联合各镇(街道)开展常态化清“四乱”行动,实行河长全覆盖、责任无盲区,联合西夏区生态环境分局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解决治水“末梢”和难点,补齐农村治水短板,通过全方位水体治理,疏通水体“毛细血管”。同时对典农河、高家闸沟、宏图街排水干沟等重点水域开展日常保洁,河湖水环境显著提升,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景象。 记者 吴春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