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宁夏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三级调研员 张芳
10月29日,接到紧急通知,我们几名党员迅速下沉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在封控的楼栋严格坚守14天。
一天下来,我们忙得像“陀螺”一样连轴转,拿快递、送生活物资、帮忙买药、协助消杀、心理疏导……一件件,一桩桩,虽然琐碎辛苦,但当看到隔离住户在群里一次次为我们竖起大拇指点赞,一声声地对我们说“谢谢”时,我觉得内心很充实,特别有成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10月30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栋被封控的楼前,一位约50岁的大姐,在门口看到穿红马甲的我竟然哭了起来。问清原因,原来楼栋突然封控,父母怕耽误她工作,要把她“赶走”,可她不放心80多岁的双亲没人照顾,家里也没有储备应急物资,一时着急便哭了。我对她说,“大姐,想照顾老人就留下,需要什么药物和物资,单独加我微信。别担心,我是党员志愿者,我会一直在!”加了微信后,我一一帮她购买药品和应急物资。忙完后,突然感觉自己变得特别有力量,像无所不能的勇士。
疫情突袭,让人猝不及防,谁还没有个难事。但是,不管任何时候,党和政府永远是人民最坚强的后盾,党员永远是群众最值得信任的人,群众有需要,我们必须义不容辞,挺身而出!
11月2日的核酸检测中,记得有一位老人,他穿得很单薄,孤身一人而来。我提示他从“我的宁夏”中把健康码打开,出示绿码后填好个人信息。他说自己没有健康码,也不会玩手机。再问下去,只见他有点哽咽:“别提了,我们家就我和老伴,孩子们都在外地上班,因为疫情很久没回来了,谁帮我下载啊?”我一边安慰一边拿过手机帮他处理好。老人感激地说:“太谢谢了,这下我终于也有自己的健康码了。”看到他高兴的样子,我有些心酸,疫情之下,老年人更不容易,我们更应该多多呵护和关爱他们!
11月3日,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的时候,一个两岁小男孩让我很难忘。居家隔离久了,他想出来玩,我们就把单元楼门打开,让他在警戒线内玩,他特别兴奋,蹦蹦跳跳,却又那么懂事配合。后来,他没被隔离的爸爸专门来看他,隔着警戒线和孩子打招呼,鼓励他配合医生做检测,孩子做完后只好眼泪汪汪地回去了。过了一会儿,我看到这个爸爸在楼下做各种奇怪夸张的动作, 抬头一看,楼上的宝宝笑得可开心了,他和爸爸隔着窗户楼上楼下互动呢!爸爸把一个用塑料袋装的面包扔向空中,喊着“宝贝快接,怎么没接住啊,哈哈,爸爸再扔,又没接住……”,孩子大约在十楼,根本接到不到他的面包袋,可这位爸爸却不厌其烦地扔了十来次,最后在楼下看了很久很久才依依不舍地和孩子告别。
突如其来的疫情就这样隔离了多少亲情,隔离了多少爱,但大家都在认真地坚持,默默地守候,哪怕是幼小的孩童也是那么坚强自律,人们以不同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志愿服务帮助了每个有需要的人,也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我服务的社区有3个小朋友,总会过来和我“要”活儿干,主动帮我推车拉快递、搬桌子,忙前忙后,乐此不疲。他们说自己是少先队员,也要加入志愿队伍,也要为抗疫做贡献,他们的勇敢和执着让人不由啧啧赞叹。平凡的红马甲,却是最光荣的志愿者!
疫情无情人有情。其实,我们并不孤独!所有人都在用爱和温暖滋润着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万众一心,团结抗疫,相信一定会赢得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