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副社长 郭小琴
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侵袭银川,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发出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号召。15分钟内,阳光出版社党员积极报名参加,由于部分人员被封控,最后确定了6名党员挺进疫线,我是其中一员。
我被安排在兴洲花园C区,第一天上岗就整整工作了12个小时。那天,由于物业和社区协调不到位,当天早晨居民们接到核酸检测的通知后,已经在小广场排队了,6名医务人员也全副武装做好了准备,就差两个登记人员。但没人愿意近距离接触风险,核酸检测迟迟无法开展。心里正想着“我上吧”,同事孟茜脱口而出:“我来!”那一刻,我觉得她好勇敢。原本守帐篷、看楼栋的我们套上防护服立即开始了登记工作。
我的值班时间是每天下午4点至夜里12点。白天人来人往,忙碌些还好,有送菜送粮油、送快递送外卖的,需要叮嘱他们把口罩戴好、交接时保持距离,还要向网格员转达居民需求。到了夜里就难熬了,帐篷四下漏风,我们穿上了最厚的羽绒服。夜深人静,一个人在帐篷里还有点害怕,就打开手机关注疫情动态,查看志愿服务联络群的消息。
十几天的志愿服务中,我逐渐与居民们熟络了,能够深切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和感激。每每与他们隔着护栏,针对延迟解封进行情绪安抚的时候,总有人忍不住发一通牢骚,也有人关心我们,“冷不冷”“给你拿点吃的吧”“你们辛苦了”。单位考虑我身体不好,提出换人值守,被我谢绝了。尽管工作繁重,但是被人理解和关心,感受到来自各方的温暖,心底会生出克服困难的无限力量。我们守护的,不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吗?穿上这件志愿红的马甲,就要守护好居民的健康绿。
面对困难,志愿者也团结互助。同在一小区服务的人员会帮助带盒饭;中班的人会提前把热水打满,把电热毯铺好保暖,为上夜班的人做好保障;同一个班次开车的人一定会带上顺路的同志。小组成员们的团结互助让我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更加坚定了抗疫胜利的信心。看到银川确诊病例连续几天零新增,看着一个个单元和楼栋陆续解封,心里与被解封的居民一样充满了喜悦,因为胜利的果实中有我们的一份力量。 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