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编,接着编 让非遗编绳变成时尚配饰
时间:2025-01-13  来源:银川晚报
11.jpg
22.jpg
33.jpg
44.jpg
  各色桃花结手绳。
  编结。
  曼陀罗结手绳。
  可以自由组合线圈的手绳。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许多人选择用一条精致的手绳,为新年增添一份独特的祝福与时尚。编绳,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正悄然融入现代都市生活,成为连接传统与时尚的纽带。
  年轻人的“幸运符号”
  “这条手绳是我送给自己的新年礼物,寓意平安顺遂。”花店主理人张蓉一边展示手腕上的手绳,一边笑着说道。这条手绳由红、白、金三色丝线编织而成,中间点缀着一颗小巧的转运珠,精致美观。
  张蓉经营花店时,总是用鲜花为顾客装点生活,不同的花材有不同的寓意,通过精心搭配,便能传达美好的祝福。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对手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现手绳与鲜花都可以通过丰富的寓意,传达心愿和祝福。
  “我选择红色是因为它象征着喜庆和好运,金色则代表财富和成功。”张蓉说,“这条手绳不仅是一件饰品,更是我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张蓉的编绳定制需求并非个例。近年来,编绳手工艺逐渐成为了一种“幸运符号”。许多年轻人相信,佩戴一条寓意吉祥的手绳,可以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社交媒体上,“新年编绳”“好运手绳”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定制手绳,分享对新年的期待。
  “我觉得这是一种仪式感吧。戴上手绳,让我觉得新的一年更有盼头了。”张蓉笑着说。
  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在手绳悄然流行的背后,是编绳艺人们的匠心与坚守。今年39岁的黄静玲从事编绳已有六七年了。她的工作室面积不大,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编绳是一门古老的手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黄静玲一边熟练地编织着手中的丝线,一边介绍道,“它不仅是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静玲的编绳技艺源自家族传承,她从小跟随奶奶学习,逐渐掌握了各种复杂的编织技法。然而,真正让她决定将这门手艺推广出去的,却是一次与顾客的对话。许多顾客虽然觉得手绳好看,却并不了解其中蕴含的寓意。这让黄静玲意识到,作为当代工匠,她不仅要传承技艺,还要让更多人了解编绳背后的文化内涵。
  于是,她开始录制短视频,解读各种绳结的寓意,从平安结到如意结,从同心结到各种水晶,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每一根丝线背后的故事。视频中,黄静玲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之间,短短几分钟,一条精美的手绳便诞生了。她的视频吸引了许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观众,大家纷纷留言:“原来编绳还有这么多讲究!”“看完视频,感觉自己不仅买了手绳,还收获了文化知识。”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编绳的意义。”黄静玲笑着说,“这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非遗与时尚的碰撞
  近年来,编绳技艺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且成为时尚界的新宠。许多设计师将编绳元素融入珠宝、服装等设计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编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黄静玲说,“它可以与玉石、金属、皮革等多种材质结合,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设计风格。”
  在手绳中,黄静玲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她选用高品质的丝线,搭配简约的玉石装饰,既保留了传统编绳的韵味,又符合都市女性的时尚需求。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文化内涵,编绳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黄静玲说,“它不仅是一件饰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
  此外,编绳还与网络热梗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有趣的设计。比如,黄静玲曾为一位顾客定制了一条“锦鲤手绳”,寓意“转发这条锦鲤,好运连连”。还有一位顾客要求编一条扁平的手绳,表示“躺平”的意思,调侃自己对新年的“佛系”态度。
  “这些设计虽然看似搞笑,但其实反映了年轻人的真实心态。”黄静玲说,“他们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期待,我觉得很有意思。”
  寻找仪式感与归属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似乎总是在追逐着什么,却又常常感到迷失。生活的碎片化让仪式感变得稀缺,归属感也变得模糊。而一条小小的手绳,却悄然成为了许多人寻找内心安宁与归属的载体。
  “当时定制这条手绳时,我是看着店家编的,每一根丝线的交织,都像是在编织自己的心愿。它让我觉得,生活不仅仅是忙碌和奔波,还可以有这样细腻的时刻。”张蓉轻轻摩挲着手腕上的手绳说道。
  黄静玲也记得,有一位年轻的女孩,特意从外地赶来定制一条手绳。女孩说,她刚刚经历了一段低谷期,觉得生活失去了方向。黄静玲用特殊的编织方式,为她编了一条寓意“重生”的手绳,女孩戴上手绳后,非常高兴,晃着绳上的流苏,说自己感觉被赋予了新的力量。
  “每一条手绳,都承载着一个人的故事。”黄静玲说,“它不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情感的传递。当人们戴上它时,他们寻找的不仅是一份好运,更是一种内心的归属感。”  记者 李尚 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S50海原至平川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湿地豆雁翔集
    黄河湿地豆雁翔集
    “暗夜侠客”灰林鸮
    “暗夜侠客”灰林鸮
    宁夏人物
  •  宁夏林永峰、李彬追记一等功
  •  种下万亩林 为大地披绿
  •  高贵武:做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
  •  农民作家单小花:我从寒冬来 暖人
  •  硝河马姐的“绣花功夫”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