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银川市住建局对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额度和流程进行明确,《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试行)》将于12月1日起施行。房子作为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是每个人获得感、幸福感的最大保障,住房问题寄托着一个个家庭住有所居的梦想,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确保购房人利益不受侵犯,是一座城市健康发展的力量保障。
古往今来,买房置业对于普通家庭来讲都是一件大事情,然而近年来,银川个别楼盘出现的“烂尾”问题给购房家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加剧了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的风险,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下月起,银川市三区将率先建立健全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机制,通过对重点监管资金的企业按工程进度拨付和非重点监管资金的企业及时拨付,可有效保证开发企业正常的经营运行和资金流动。
现实中,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原本抗风险能力较弱,却依然有一颗做大做强的心,以小博大的套路在房地产市场中屡见不鲜,一旦在资金的运作和调配上遇到瓶颈,便会挪用项目款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确保商品房预售款专款专用,将预售资金纳入政府监管,既能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更确保了购房人的权益不受侵犯。想要确保预售资金不被挪用,所有的规章制度必须健全,具体流程环节必须公开透明,只有避免该办法流于形式或在桌子底下运行,才能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给购房人足够的安全感。
除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外,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使用效率,同样是实现老百姓安居乐业梦想的必要之举。近日,针对近年来保障性住房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银川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范燕燕表示,将继续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确保公平善用,让公共租赁住房真正发挥社会保障效益。同时,针对公租房在监管中存在“收费难”“退出难”“监管难”等难题,将持续推广实施公租房智能化改造工程,对公租房进行智能化监管。
公租房作为政策性保障性住房,主要功能在于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其应有之义,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长期恶意拖欠租金、转租、空置等,想要实现公租房资源高效利用,从审批到使用,科学监管是关键所在。用好“全国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持续推进公租房智能化监管改造工程,以信息化的服务系统保障审批效率和使用效率,才能凸显公租房、廉租房的兜底效应,确保住房政策落到实处,让更多困难家庭和外来人口居有定所,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将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干事创业活力,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无论是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还是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都是发挥“有形之手”调控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老百姓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只有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使保障性住房政策真正惠民,才能实现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