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水利部《关于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情况的通报》,2020年第三季度我市地下水超采区水位上升了近2层楼高,升幅居全国第一。“子孙水”的回流,不仅标志着困扰城市发展的用水问题逐步解决,展现了我市在水资源治理上的决心,更展现了我市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和魄力。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一度,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地下水为单一水源的省会(首府)城市,银川在发展中,不断地加大向地下索取水源的力度,造成了地下水的超采,甚至形成了漏斗区。近年来,多起路面不明原因的塌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威胁城市居民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将居民饮水、工农业用水等关乎命脉的水源押宝在日渐萎缩的地下水上,无异是饮鸩止渴,不仅水量无法保证,饮水安全也有隐忧。大量不可恢复的地下深层“子孙水”被提前消耗,照此下去,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可能沦为空谈。
近年来,我市关停近200眼自备井,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但缓解水资源压力最关键的一步,还是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的建设——“守着黄河缺水喝”必然不可持续,需要以历史的眼光、战略的高度来保障银川的用水安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银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建设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从根本上扭转了银川超采地下水的局面,更缓解了因为不断发展而喊“渴”的城市的用水问题。甘甜的黄河水流入了千家万户,地下水资源得以休养生息,以备银川人在未来的不时之需。
可以说,“子孙水”的大幅回流,是银川水资源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事件。
(怡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