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教育厅联合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费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课后服务收费原则、收费管理、收费监督等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一环,收费应该取得最大范围的学生家长同意,让更多家长能够接受收费标准,是教育部门及学校的职责所在。如何让这样的收费最好的发挥作用,撬动更多资源,带来更好的课后服务,是教育部门及学校要做好的重要“功课”。
《通知》指出, 课后服务收费是由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自愿和非营利性原则,依规向自愿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并签订课后服务协议的中小学生家长收取的服务性收费。很明确,这笔收费是自愿和非营利性的。但凡牵扯到学校收费,都会是引发社会关注的话题,课后服务收费概莫能外。收得多了,学生家长会觉得不合理,容易形成家校矛盾。收得少了,难以支撑课后服务开展,负担相应的开支。这就需要学校坚持好收费原则,与家长充分沟通,尽可能取得最大数家长的同意自愿缴费,才能将收费工作做到位,课后服务才能更好开展。
费用使用要精准。课后服务的目的是在学校里,满足学生更多样的兴趣需求,费用使用是否花到位,才是最关键所在。而这需要相关部门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加强对各学校的精准指导,进一步厘清课后服务内涵和边界,让课后服务的内容更准确,评价方式、指标,服务更标准化。考核评估明晰,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对课后服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保证课后服务的健康发展。同时,完善教师的激励导向机制,根据学生发展需要,适当引进优质的社会组织和校外专业机构,都是这笔费用要发挥的作用。
收费只是前期程序,收得好,还得用好,将每分钱投入到课后服务当中,孩子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则是家长们更看重的效果。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