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银川市交通疏堵“6+N”项目开工仪式在团结路(民悦街-正源街)道路工程现场举行,这意味着以解决我市出行难题为核心的重大民生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与此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些工程从设计理念到施工论证中对生态保护相当重视,细节满满,值得期待。
“带状公园在银川并不多见,两条路中间设计有52米宽的公园,双向6车道。不但具备良好的通行效率,营造的绿色景观也将成为未来的网红打卡地。”就拿团结路(民悦街-凤凰街)道路工程来说,作为金凤区北部重要的道路绿化景观带,沿线与万安巷、正源街平面交叉,与凤凰街立体交叉,整体东西贯通,并沿中心轴突出生态景观形象,形成整体景观通道。
这些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则在地下。团结路(民悦街-凤凰街)道路工程这次建设时将铺设再生水管网,为再生水利用完善管网设施,而且再生水主管道位于团结路综合管廊内,已同步建设,未来将由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提供再生水水源,为城市道路浇洒、园林绿化提供用水。这样的设计就是充分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消纳和利用雨水,减轻市政排水压力,提升城市韧性。住在周边的居民以后打开窗户就是景观,是不是想想都觉着美。
而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过程中,则会使用不少“黑科技”。其中,橡胶沥青的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在路面上的行车噪音。横跨唐徕渠并且南邻七子连湖的金凤五路,同样将是一条兼具交通与生态功能的景观大道,也会铺设再生水管道。
坚持以人为本,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是我市实施交通疏堵“6+N”项目的核心意义,但这些工程所在地大多与绿地林地、湖泊湿地和城市公园所交融,因此工程中的生态细节考量同样值得重视。绿化体系作为城市生态中具有自净能力的关键系统,吸收废气、毒气,净化空气,也净化水质,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尤其是能够缓解社会和生活焦虑情绪,使公众重新找回失去的田园自然。
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别只是简单地把这些生态保护考量当作改变城市某几处混乱、丑陋的“解毒剂”,而是要真正地保护节约自然资源,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完成城市空间环境改善,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