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个核心竞争力。3月22日举行的专家人才座谈会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冷晓红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势在必行,且须以一流师资队伍为支撑。
我们需要的人才,是银川发展所需、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各方面人才,无论科创、产业、企业经营、党政管理还是其他,包含广泛。让银川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热土,需要坚持系统设计、重点谋划,而着眼于职业教育谈人才供给,切准了“融、汇、用、育”四脉,一旦学科建设迈出大步,师、生两端必定产生连锁反应,犹如开闸放水,将海纳百川的正导向影响辐射到更多社会领域。
推动人才事业发展,引进是重要途径,培养才是基础。加快建设先行区示范市,银川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必须主要依靠自主培养,尤其是重点产业所需各类人才。目前,全区80%的高校、高职在银川,过半数的平台载体也在银川,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之功能,有基底,亦应成为基底。但问题也同时存在,比如办学层次偏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师资、经费及政策投入不足;人才培养相关标准缺失,社会认知度不够等等。
改变以上状况,得从改进学科设置入手,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高效对接。其中,三新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引领作用明显,最需要人才要素支撑,以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引领工业经济实现绿色智能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往前走一步,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作为。在这个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是关键,以科研工作为基础,吸引科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让学术型讲师和实践型讲师相辅相成,既能促进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也能拓展为企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途径。
推动人才事业发展,使用是目的。以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布局,对城市发展和个人发展有双向促进,当基层一线也充满吸引力之时,那里便是高素质工匠型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舞台,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练兵场”,也是可堪大用的党政干部人才基地。这样的整体推进,就是“塔尖”与“塔基”双固。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