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已经迈入第七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收官,来自铁道警察学院的大三学生姜震夺下总冠军。不难发现,原本小众的诗词文化一直在不断破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喜爱上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很多年前,浙江卫视有一档名叫《我爱记歌词》的综艺节目,让不少年轻人瞬间找回了青春年少时在日记本上抄歌词的青涩记忆。那时候主持人华少还没有因为嘴快而爆红,但节目接地气有情怀,和生活接壤又能代表所处时代的新风尚、新风貌,这多半是诸多节目火起来的奥秘之一。就拿《2022中国诗词大会》来说,最大的亮点就是提炼了若干关键词,这些词是在年轻人当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热词,也确实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新风尚、新风貌。“江山”“少年”“燃”“遇见”“稻香”“韵”“天地”“味道”“飒”“出发”等关键词所牵出的古典诗词,却成为了折射时代风貌的一面面镜子。
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当下人们挺愿意用诗词作为日常的表达,作为对事物最美的描绘。尤其是在一些体育赛事的解说上也常常会援引古诗词,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古典诗词确实在当代生活中苏醒了,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言语方式。
还记不记得曾经夺冠的才女武亦姝和外卖小哥雷海为,再联系一下其他几届冠军,从他们身份和职业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诗词的传承发展就是在不断地“扩群”,也就是引导大众利用诗词交流思想情感、交换见解看法和实现社会交际。
《2022中国诗词大会》增加了跟B站、快手这些视频平台的合作,引入更多年轻人喜欢的鲜活表达方式。尤其是现在大家面对疫情挑战,也需要诗词给予力量,带来精神滋养,这也许就是诗词大会带给我们的一种作用。
的确,近年来年轻人对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形态表现出极大热情,他们很善于将这些诗词转换成时尚的文化资源。随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时尚文化和生活中的日常文化,诗词将进一步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