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贴一老、关怀一小,让年轻人放开手脚干工作去。”
对于扎根在湖城并且勇毅奋斗的每一个个体来说,听到这样简单质朴却又富含情感的话语,无疑是相当暖心且鼓劲的,而这恰恰也是银川市切实推进“一老一小”幸福养育贴心实事的一个缩影。
何谓民生实事?就是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当大事来做、往实处做、尽全力做,让大家伙有盼头、有奔头、有干劲。2021年12月30日,银川市2022年民生“十心实事”出炉,涵盖了交通路网、优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惠民等诸多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领域。其中,在“一老一小”幸福养育贴心实事这一项给出的承诺是:为1000名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散居孤儿提供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位700个;新增500张养老床位;建成“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3所;推进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出生医学信息、公安户籍等在线核验及共享,实现“出生一件事”一网办理;兴庆区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金凤区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老年饭桌2个;西夏区建设养老综合服务中心3个。
据报道,截至5月底,银川市民政局以(儿童)家庭为基础,定期入户探访,深入家庭宣讲儿童保护知识,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发放未保政策宣传材料,同时以儿童之家为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社区活动。针对困境儿童,市民政局还开展了个案服务,累计为422名困境儿童完成建档工作,并确定个案重点对象44人。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个案帮扶和心理辅导。另外,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备案的0~3岁托育机构有37家,占自治区托育机构数的45.68%;备案托位数1728个,共开设托育班88个。
从上面这些具体工作和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到民生实事正在像当初承诺的那样在持续推进。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显然,民生实事关照的是生活在湖城的众多居民具有共性的细碎生活难题,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城市个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事关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向好发展。
创新基层治理、彰显民生温度。笔者在平时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发现,在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散居孤儿提供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中,除了捐赠衣帽、小桌板、台灯、文具、自行车、足球等生活用品外,孩子们更喜欢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和外出打工的父母们建立情感连接的时刻。那一刻,贴心实事或许无法替代亲人的爱,但也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孩子们满格的爱。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只有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把基层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