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凤区出台20条举措全力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其中提到要“适度放开商业外摆”。那么,外摆如何才算“适度”?这需要进一步明确,以让市场主体在规定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带动城市消费活力,燃旺城市“烟火气”。
眼下,各级促消费回暖的政策措施接踵而至,但要落到实处,需要属地管理及时跟上。适度放开商业外摆,这是符合辖区产业发展特点的做法。金凤区商业综合体、夜市、街区较为集中,餐饮服务业发展具备一定规模。此次鼓励措施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零售企业(商贩)在门店外适合区域内,阶段性允许晚8点至次日凌晨2点外摆经营、开展促销。将远离居民区的早市经营时间变更为全天候,夜市开始时间提前至下午6点。至少在时间上做了延长,有助于带回城市“烟火气”。
放开商业外摆跟促消费回暖有何关系呢?实际上,沿街餐厅外的几张桌子,是城市鲜活的印记,也是商业显眼的招牌,既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性,提供一种放松、休闲的体验,也给路人更好的即视感和参与感。对于商家来说,人们坐在外面会显得热闹,人情味比较浓,也好展示自家商品,多一个外摆空间就能更好地招揽人气,增加营收。
只是,适度放开外摆的举措需要更加明确。鼓励性的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应该再具体点。哪些区域可以开放?外摆的范围到哪里?小区门口卖水果的小摊贩是否算在内?这些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拿出细化明确的方案,在不影响消费安全、交通通行、市容市貌等情况下,设置好外摆区域,同时让更多市场主体得知这些惠民政策。
总之,放开商业外摆看似是消费领域里很小的一环,但也需要细致完备的指导,才能真正让城市通过商业外摆燃旺烟火气。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