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体育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1995年颁布施行后,时隔近27年进行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修订。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体育法修订在把完善保障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作为修法重点的同时,将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信大家对“体育老师生病”的段子一定并不陌生,而这种调侃恰恰反映了中小学体育课仍旧不足的现实。此次完成修订的体育法着重于与教育的融合,把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坚持体育与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
据新华社报道,学校操场上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了。有学校去年体检,一次性筛查出17名高血压学生,主要集中在七年级、八年级。而天津市2021年对7.2万名幼儿园大班儿童和9.1万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大班儿童血压异常检出率14.4%,小学二年级学生血压异常检出率15.3%。正值花季的少年儿童,竟然被“老年病”盯上了。这样的消息,既让人吃惊,又令人担忧。但是,残酷的事实表明,近年来,儿童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发病率不断攀升,“三高”等慢性疾病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正因为如此,常见“老年病”成为少年儿童的高发病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令人警觉的信号。
1995年8月29日通过的体育法,填补了我国在体育领域的立法空白,结束了体育事业无法可依的历史,使体育工作走上了依法行政的轨道。二十多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体育事业面临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修法势在必行。法律一定要跟社会发展相适应,所以这次的改动也是最大的一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在把完善保障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作为修法重点的同时,将“学校体育”的章名修改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把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我们都普遍感叹“现在的孩子都长得好高呀”,但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少运动,青少年们的身体素质并没有水涨船高。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就发现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学生握力水平有所下降、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一些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不难看到。
可以说,一个不重视体育的教育,一定是存在问题的教育。新修订的体育法明确:为解决体育科目不受重视等问题,明确要求学校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体育老师不再生病、不再教数学、不再当“背锅侠”,体育课不再被占、不再光跑步绕圈、不再机械无聊……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享受体育锻炼的快乐。 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