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红的一则视频,网友们叫它“招生减章”。云南农业大学俩男生宣传学校帮招生,前面说不用天天挖地,身后农田里却是轰轰烈烈的劳作场面,嘈杂的拖拉机声盖过了喊的那句“小点儿声”;正说到校园美、饭菜香、学姐漂亮,雨就来了,田里男生女生扔下锄具撒腿跑啊……
无论赶鸭子上架的联播式打call,还是说了实话怕你们不来的忐忑,这波“睁眼说瞎话”的反向操作,确实赢了。网友从最开始的常规思维里跳出来,看到了他们的幽默和用心。说这视频会直接劝退很多人的少了,说冷门专业不容易、学生们对学校、对农业是真爱的多了。更有呼声帮他们宣称,鼓励青年学子扑下身子,扎根乡野田间。
的确,看惯了程式化的招生宣传,难免觉得套路。之所以被这视频打动,不仅是它场景真实,也因为它迎合了社交媒体的快乐氛围,打破了招生宣传固有的严肃性。快乐,谁不爱呢?学生们如此快乐,学校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留言里还有种担心,担心拍视频的学生会被校方“训话”,因为那个网名Ding的学生26日置顶留言是一则说明,且@了云南农业大学。他说拍视频只是为了给大家带来开心,劳动实践课目的在于锻炼学生,而学校真的没有那么多地,也没有那么多锄头,欢迎大家报考。
网友们真相了。27日,Ding的新视频出来了,还是宣传学校,说了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也说了农业之地位、农业类学校之重要。文本很正式,看得出录制场地是办公室,他坐在长条沙发上,紧张、拘束,念稿屡次磕巴。
真实不好么?至此,原视频带来的快乐、讨论,以及了解云南农大的欲望,戛然而止。校方害怕负面影响可以理解,但是,是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呢?怕招不到人吗?如果嘈杂的拖拉机声和那些晒得黢黑的面庞会吓退他,不来也罢。总有人吃得了苦也沉得住气,下得了地也进得了实验室。这样的人之于农业,才是可贵。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