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汉源轿顶山景区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对部分游客将车开进草甸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曝光,并表示“有部分游客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把车辆开进草地,对脆弱的生态造成严重破坏”。舆论支持景区做法,只是在曝光之后,如何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应该是更重要的工作。
高山草甸生态脆弱,一旦被损伤就很难恢复,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轿顶山作为一个唯一允许自驾露营的高山营地,允许游客自驾是为了方便游客,减少游客出行成本。在曝光不文明行为车主之后,更应该思考如何彻底有效杜绝这些不文明行为。
想要将此处打造成游客如织的景区,就得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防止游客驾车进入草原区的隔离设施,人员、隔离都要配备齐全。此外,相应的服务设施也得到位,规划、引导好游客停到指定区域,其他区域不可通行,方能彻底解决随意进入草甸的问题。
对于劝阻不听的游客,曝光似乎不够。建议将罚款与信用体系打通,建立旅游景区黑名单之类的才有威慑力。随着人们出行旅游的频次提升,以及违规违法行为的增加,适当的惩戒措施可以介入。当然,这不是景区可以行使的权力,需要交通、旅游部门共同评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游客心中遵守规则的意识。
再有,对于景区设置应该有红线意识。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露营等旅游需求也随之出现。原生态、未开发的自然地貌被打上了自驾营地、露营圣地的名义,开发成为景区。随着游人增加,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势必遭到威胁,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这就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在审批时,牢牢树立红线意识。保有原始生态的地方,往往历经数个世纪自然演化而成,这种环境一旦被破坏是不可逆的,其生态价值远高于短期的经济价值,根本不适合开发成景区,严禁人员进入才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