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互联网商务和冷链运输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食品工业发展新趋势。银川市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不断在新食品产业上发力,正好赶上了这一拨以技术和创新为出发点的发展风口。未来,专注于食品领域的细分市场,做强做细优势产品,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科技与创新不断赋能,才能在这个万亿级的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久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共同发布2022食品年度六大商业热点,其中包括营养法则、植物能量、应时而食、X口感、新中式浪潮、家乡的味道。不难看出,食品领域的细分赛道,已经完全不是过去填饱肚子的时代,食品安全本身也在强力的监管下,成为奠定食品工业基础的“保护神”。据保守估计,新食品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级,并以极快的速度持续增长。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改变了消费者对于食品选择的方向。这些都是银川发展新食品产业需要关注的热点,更是未来持续发力的难得机会。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消费者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导致了新食品产业的细分更注重科技与创新的参与度。同样是基础食材,包括食用油、米面、蔬菜等,通过科技的创新和商业运作的加持,成为“网红”食品,则变得大不一样。与此同时发展的,更有专注于健康的白色家电,共同满足消费者愈加挑剔的需求。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提早投入科技转化、布局品牌创新的企业,往往能够引起市场的风潮,更早地占领市场。银川在新食品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迭代升级的阶段,更强的科技、创新、品牌实力,以及充分掌控供应链的能力,才是未来决定胜利与否的关键因素。
新食品产业面对的消费群体,需要细分市场来精准把控。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对生产销售和物流环节的细分把控。包括冷链物流、保鲜存储、锁鲜包装等,更是检验一座城市基础工业水平和制造业水平的风向标。只有基础产业不断发展,才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同步向前,从而吸引更多中小微企业进入其中,将科技元素与细分领域完美结合。这需要我们提前布局,及时掌握银川市新食品产业的发展动向,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提前补足企业本身的生产需求和科技需求,引导产业迭代升级。而这正是新食品产业形成银川特色的决定性因素。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上,大量中小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创研经验,通过自身的市场行为,转化了一大批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但这还远远不够,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更加高效的平台,在信息共享、智力共享与资源共享上,需要一个明确的引路人和带头人。这是我们发展新食品产业需要着重关注的发力点,解决中小企业本身科技转化的瓶颈问题,突破视野、扩大影响、提升效率。
在“三新”产业中,新食品产业的规模增长速度和质量,最有希望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这不仅得益于不断细分的市场结构,更得益于银川市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坚定的信心决心。只要我们紧密关注市场变化,积极动用各方资源,为企业排忧解难,新食品产业就一定能够成为银川经济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