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宁夏葡萄酒需要“+”什么?
时间:2022-08-29  来源:银川晚报
  ■新闻背景
  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将于9月6日至12日在银举办,届时将开展第三届中法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贺兰山葡萄酒展销会、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要使葡萄酒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找准合适的附加值和附着点,把“+”这个工作做好。葡萄酒+文化、葡萄酒+旅游、葡萄酒+社交媒体,只要能扩大影响力,就应该坚持下去。那么,当前的宁夏葡萄酒需要“+”什么?
  观点一
  葡萄酒+文化 打上自己的标签
  当前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从文化层面多加努力。比如对于葡萄酒起源的追根溯源,从考古研究、酒器文化等方面,都可以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更具温度。
  葡萄酒杯为何又叫高脚杯?显然,这是现代葡萄酒从西方传来的附属品。实际上,早在9000多年前的河南省中部的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就发现了人类喝葡萄酒的痕迹,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关于酒及酒坊的遗址。那时候,并没有透明的玻璃杯。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的葡萄酒文化从古延续至今,我们可能是在用陶瓷杯喝葡萄酒,看看博物馆里的各种盛酒的容器就知道了。
  回到现在,我们要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畅销全世界,应该要有打造、引领葡萄酒文化的自信和举措。比如,充分挖掘文物里的葡萄酒、诗词里的葡萄酒等等,追古烁今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开启。让葡萄酒彻底从西方话语权中解脱出来,并且由此扩展到更深更广的领域,重新书写世界葡萄酒的历史和传奇。
  坚持产业自信、文化自信和品质自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同样要坚持“做自己”,“贺兰山东麓”不是法国的“波尔多”,也不是美国的“纳帕谷”,我们可以自信地打出中国贺兰山东麓,而这也是世界的贺兰山东麓。周志翔
  观点二
  葡萄酒+旅游 让酒香更具体验感
  中国葡萄酒旅游市场规模已逾百亿元,且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潜力巨大。宁夏的葡萄酒产业起点也很高。贺兰山东麓资源禀赋,又是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近年来,因着大力发展葡萄酒旅游,这里的观光旅游模式、亲子休闲模式、节事驱动模式、经销商接待体验模式等逐渐成为全国范本,被评为“世界葡萄酒旅游目的地”,2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酒庄有12家,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20万人次。这就是最好的附加值。种、酿、游,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完整链条,不断拓宽产业发展之路,也可实现多种价值共创,让综合效益成倍提升。
  今年,还有多个葡萄酒旅游项目投建。位于贺兰县金山片区的图兰朵小镇就是一个“葡萄酒+”的全业态体系,先行区建成投用后,预计能带来每年10万多中高端客群,其民宿项目别具特色,未来可联动周边景区、酒庄,共同促进葡萄酒文化体验度假。可以想见,借着民宿旅游的火爆,必将给葡萄酒旅游增加新的热点。这样的项目多点开花,有助于产区推动形成空间融通、内涵延伸、功能互补的“葡萄酒+旅游”模式。
  当然,在葡萄酒上下功夫,提升接待能力和体验感,还远不止这些。浙大旅游研究所所长周玲强教授曾建议,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校合作,推广葡萄酒课程,建立地方菜与贺东葡萄酒搭配体系,不断增强国人葡萄酒消费意识。这些建议正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让葡萄酒和葡萄酒文化有更具体的附着点。刘薇
  观点三
  葡萄酒+社交 媒体网络加持必不可少
  如今,社交媒体在构建认知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不管什么生意,基本都能通过和社交媒体的契合,将流量转变成销售量。因此,社交媒体如果能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加持,自然也会有不小的影响。
  在传统销售模式中,一方面推广效率不如社交媒体,最终导致受众面狭隘;另一方面,很多优秀的葡萄酒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很多过程,价格层层提高不说,在无意之间也形成了对葡萄酒认知的壁垒。想要自己选择一瓶好葡萄酒,没点经验还真不行,这让一些人产生“与其如此麻烦,还不如不喝”的想法。这就让很多优秀的葡萄酒失去了获得了解、认可和接受的机会。
  只要给葡萄酒“+”点流量,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怎么用好社交媒体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助力,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首先,要遵循当下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将产品和文化与当下大家喜欢看的,感兴趣的热点元素结合起来,增加大家的浏览量;再者,可以借助网红的力量,让葡萄酒站在“流量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远。
  社交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没有理由放过这个机会。吴戈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向阳花海引客来
    向阳花海引客来
    荷花无穷碧 入目心清凉
    荷花无穷碧 入目心清凉
    宁夏人物
  •  非凡十年 成长|杜多利:见证水管
  •  刘世友: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  寇启芳带领宁夏滩羊种业走向全国
  •  巡护员张万东:用脚步丈量对长城
  •  马立军:“这两年要让通城村变个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