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新型安全网关、泄密溯源技术,可守护每个人网络安全的视频深伪检测、诈骗电话防范等系统,关乎广大车主的车联网安全应用……9月4日,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博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诸多网络安全新技术、新应用亮相现场。本次博览会由中央网信办、安徽省人民政府指导,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合肥市委网信办承办,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系统展现我国在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望网络安全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图片
网络无边,安全有界。从2014年开始,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每年举办一届。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已走过第9个年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大势,从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提升我国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全局出发采取的重要举措。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旨在倡导全民共同关注网络安全,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互联网通达亿万群众。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防范等能力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持续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网络安全工作“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重大网络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具有很强破坏性和杀伤力。因此,维护网络安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亿万网民的一件大事。近期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为人民也要靠人民,只有人人争当网络安全的参与者、宣传者和守卫者,才能真正筑牢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因此,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网络安全治理格局。自2014年首届网安周举办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立足“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个主题,以百姓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广泛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活动,有力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有力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形成了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支撑。
网信事业越发达,网络安全越重要。在网络社会化、社会网络化的今天,网络已经深度融入百姓生活、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家治理等各个环节,网络安全也与国家教育、医疗、通信、金融、军工等多行业领域紧密联系,任何一个领域出现安全隐患,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尤须牢记“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共建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网络安全环境,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在网络发展中守卫安全、在守卫网络安全中发展,就能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国家事业发展,为中国发展擘画新蓝图,为民族复兴提供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