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民以食为天,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时间:2022-09-08  来源:宁夏新闻网
  近日,宁夏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启动“2022年宁夏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大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力度。截至8月31日,检测结果总体合格率为97.94%,不合格率为2.06%。
W020220907596525030001.jpg
  网络图片
  从抽检数据来看,食品安全合格率很高。2014年建立国家食品安全抽检制度以来,全国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逐年上升,从2017年到2021年已连续5年总体合格率在97%以上。高合格率的背后是因为国家对抽检制度和标准的不断完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所有老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老百姓所关心的正是不合格的“2.06%”。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菜篮子”“肉案子”和“米袋子”,才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
  近几年,政府的严格监管,从重处罚,大大增加了食品企业违法成本,让食品企业不敢乱来。以最严肃的问责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把责任细化分解到人,出现问题必须追责,用“四个最严”画好食品安全红线。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下,企业应守法经营,以社会责任守护好食品安全底线。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不能只顾追求蝇头小利而忘记基本责任和底线。企业如果只想通过增加添加剂、原料掺假、降低生产标准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是绝不可取的。企业想要长久生存盈利,依赖的一定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口碑。在生产中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守护好食品安全底线,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也不能只靠政府监督抽检,人民群众也应该有参与和监督的意识,从消费者角度竖起食品安全标线。人民群众作为体量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既是食品安全的受益者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分布面广,能够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就可以很好地形成食品安全监督氛围,及时准确地找到企业商家的痛点,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监察线索,督促食品企业树立消费者满意的食品安全标准线。建立食品安全监督评价机制必须有畅通的监督渠道,不断加强12315、12365等平台建设,同时继续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督平台,并探索调动消费者监督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食品生产企业产生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近些年,随着政府对重点监管领域监管水平的提高,行业发展也趋于规范。但我国食品安全仍面临多重挑战,食品添加剂超标和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不容忽视,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依然任重道远。食品安全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守护食品安全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不能全部依靠政府来单方面解决,只有在政府严格监管下,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人民群众有效参与监督才能共同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典农河畔候鸟乐园
    典农河畔候鸟乐园
    银川:候鸟的天堂
    银川:候鸟的天堂
    宁夏人物
  •  非遗传承人郝延强: 赋予贺兰石灵
  •  非凡十年 成长|杜多利:见证水管
  •  刘世友: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  寇启芳带领宁夏滩羊种业走向全国
  •  巡护员张万东:用脚步丈量对长城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