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周了,某校一年级新生家长们突然收到老师通知,说孩子书包里装的东西太多,放不进课桌,都堆放在地上,请家长配合,重新购买质地较软、轻便的小书包。这消息一时间乱了家长心绪。而在郑州,一小学校长于放学时段在校门口提醒家长“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因为校长发现,近80%的书包都背在家长身上。
这两个现象是说明书包太重吗?书包与课桌,究竟该听谁的?
观点一
课桌也该体谅体谅书包
书包大,有它不得不大的理由,学校可以提醒,但若一味要求更换,会造成另一种浪费,不如体谅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依着现有条件想想办法,让书包有地儿可放。
现在的课本大而且厚,很多孩子早晨出门就得把一整天要用的都背上,因为中午要么在校,要么上小饭桌,要么去祖辈家里,加上还有课外延时班、兴趣班等等,他们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阅读、书画手工、机器人、航模、体育运动这些课程的工具也越来越多,再加上水杯、纸巾啥的,包不大不行啊。再说,低年级娃活泼好动,家长自然要选结实、耐造的,要是设计上美观些、省力些就更受欢迎了。
如今让换,这才背了没几天的咋办?与其浪费,不如找找有没有可腾挪的空间。比如置物柜。有的学校教室配备了置物柜,但间隔小,只能放水杯,若设计上改进一下,其实可以放书本和其他杂物,或者只留隔板放书包。实在不行,能否在课桌一侧安挂钩,让书包挂起来?有的课桌设计生产中自带挂钩,一些学校已经采购使用。
此外,义务教育阶段很多课本可以循环使用,学校完全可以课上发放,课后收回,或者统一置于教室,不用学生们再背来背去。刘薇
观点二
书包与课桌“打架”是种磨合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学校、家长和学生及社会各方面都在磨合适应。书包与课桌“打架”,实则是家长与学校还在磨合的表现。
家长与学生盼着“双减”真正落到位,不仅是出台政策,最主要的是心里那块关于成绩的石头能真正放下。学校要求换小书包,可以看成是某种暗示:已经减负了,可以信任学校,每个阶段的课业学习任务,都将在教室课桌上完成,拉杆书包、功能书包这些可以不用了,让一切回归最初。
还有,有的书包其实是“背给别人看的”。有家长坦言,不管是亲戚送的还是自己买的,首先得注意外观和质量。怕孩子间攀比、被笑话,结果几百上千元的书包现在不让用,还得再去买,这本身也是一种浪费。
另一个原因,不管外界怎么让减负,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可没敢放松,学校不布置作业自己布置,放了学可能还有各种素质培训班。如此,书包怎么小得了?实际上,学校的课桌是最容易改的,最难的应该是家长心里那个怕孩子落后于人的坎儿过不去、消不掉。
“双减”到了现在,不光学校校内使劲儿,还要瞄准家长心态,想办法消除疑虑、顾虑,提供更切实际的方案,真正给家长内心减负、给孩子学习减负,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周志翔
观点三
书包大小课桌说了算
书包放不进课桌,是因为书本太多,需要更大的书包来装吗?在“双减”政策的推行下,低年级的课业负担大大减轻,学校也很少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孩子在课余不用背着各种书上下学。或是因为家长希望具有多功能性的书包保护孩子健康?比如带拉杆的或带脊椎保护器的书包。而在“双减”政策的执行下,这样的原因也立不住脚,没有那么多沉重的书本,自然也就不需要所谓的“保护”了。
那书包放不进课桌,到底应该改课桌还是换书包?小学一年级的课桌,高度67厘米,桌面2厘米,桌斗内空16厘米,那么桌下净空就是49厘米,凳子坐高38厘米。留给腿部空间就是11厘米,刚好能让小朋友舒舒服服地坐着听课。要增加桌斗高度,要么抬高桌面,要么降低净空,但都会让小朋友坐得不舒服。除此之外的万般缘由不成立,那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不听书桌的呢? 吴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