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河南80后焊工逆袭年入百万元的新闻冲上热搜。这些标签加到一块,的确容易成为关注的焦点。聚焦这些成绩的背后,更应该看到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与顽强拼搏,摸爬滚打的过程,这是给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技能人员竖立起的最好榜样。
河南商丘80后小伙李迎春2002年开始从事焊接工作,曾多次参与国家大型工程项目。20年过去,他开设的焊接工艺培训学校助力他人就业,坐拥百万粉丝。年少辍学,到现如今年入百万元,他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改变了命运。当下青年职业技能人才不少,虽然李迎春成功的经历难复制,但至少反映了就业市场对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渴求。
一直以来读大学拥有高学历才被认为有出息,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普遍不高。随着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猛增,这一传统的思想认知需要及时纠正,只有社会改变了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职校生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去成人成才。
这需要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义务教育阶段就要做好引导,力求让学生和家长提前明白,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社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既需要“做学问”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能动手”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要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是就业市场不可或缺的。不管是学校还是个人,顺应形势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在学生成长培养阶段,要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在实践中让学生有收获感和成就感,发自内心认同职业教育,继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打磨“一技之长”。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兴趣点,才能在适合的道路上走出精彩的足迹。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