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辆“无障碍公交”车上线,这是“十心实事”交作业了。量不少,卡在征集明年实事内容的档口,很有正向性。
所谓“无障碍公交”,这里主要指上下车方便。据报道,其中400辆为低地板一级踏步,表述偏专业,以银川快速公交站台为例,刚好车辆踏台与之齐平,这就解释了乘客,哪怕是轮椅、婴儿车等,都可以平平地上去,不必抬脚、翘轮。但是,仅快速公交站台齐平,其他站台略低,还是有坎儿。怎么办?“新车后车门处配了拉板,连接站台可形成坡道。”银川市公交公司解释。
给予特殊群体乘车方便,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应有之义。可以更好吗?前门上后门下,刷卡缴费也在前门,银川公交绝大多数如此设置,后门上车,监控拍下,司乘会否接受违规处罚,乘客上车后缴费是否麻烦?这些细节无伤大雅却需要考量在前,以免日后惹纷争打麻烦。而若要更好,公交站台得变。受环境制约,现在的公交站各式各样,有的根本称不上站台,既有上下车之不便,也有安全隐患。
所以“无障碍公交”,可以走向更广义的无碍。比如,特殊群体乘车,不单肢体残疾人士,还有听障、视障人群。媒体报道称“公交车调高了语音报站音量”,可实际上,很多时候它不报站。在车上,你得盯着滚动字幕或街边站台;在站台上,听见有车进站了,可以问问身边等车的人是几路车,如果运气好的话。
变,注定不是单个部门之务。要不要变呢?
也许可以提给下一个“十心实事”。交通路网畅行顺心,很美好的目标,只是每个人对顺心的期待不尽相同。你可能盼着公交线路设置离家更近,他可能希望等车的时间再短些,听谁的?先做哪个?所谓善治,既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更要治者胸有定海针,听得见群众所需,也分得清轻重缓急,更知不足短板何在。如此,方不乱亦不乱为。最可怕的障碍,是心里空空,什么都等着群众去“指出”。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