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兴泾镇西干村村民禹海者,原本有座牛场,存栏百余头,还有4家牛羊肉店,打从去年10月开启抖音直播,她干脆把老院子改成直播间卖牛肉,这一年来,光直播间的销量就相当于多开了八九家实体店,还带动了村民增收。眼下,已有22位村民在她的直播基地打工。
利用庭院发展电商,禹海者无意间迈入了庭院经济的第六种发展模式——智慧庭院模式。它以智慧喷灌系统、智慧电商平台、庭院农耕文化沉浸式体验为核心,与庭院种植养殖、生态循环、园艺、加工业和休闲产业这五种模式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庭院经济正不断融入新的定位与内涵。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等方面入手,支持农户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虽相对规模小,但可涉及的产业很多,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均可联合发展,发挥协同效应,往深加工方向挖掘,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继而逐步扩大经营规模。事实上,禹海者也正有此打算。尝到电商甜头后,她最近又在招募主播,打算扩大电商规模和品类,卖生鲜牛肉的同时,把牛肉加工成酱牛肉、牛肉干、牛肉酱等,把兴泾镇牛肉的品牌打得更广更远。这想法也得到了村上支持,将其视作良好示范,欲引导更多村民结合实际发展庭院经济。
应该说,庭院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确需要进一步提升,开发培育新基点。但首先,放眼于商品化发展,就要跨过满足市场需求的供应能力这道坎。以往,庭院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种养结构相对松散,无法形成产业、实现规模效应。加之一家一户获取信息能力较弱,导致其可持续发展受限。是以,有必要提高组织化程度,借力各级政府以及村集体的引领帮扶,帮助农民提升技术与经营水平,拓宽发展渠道与创新手段。继而着眼短中长期发展梳理规划,在相对明晰的市场运行机制规则下,借助智慧型发展模式,形成市场带动龙头、龙头带动庭院、庭院带动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当然,新基点的营造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肉牛养殖是黄金产业,兴泾镇牛肉的品牌也是地方特色品牌,这自然也是庭院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因此,还要在提高其标准化、绿色化发展两个方面下功夫。产品的标准化既能够提升商品性,又便于开拓电商等新的流通业态销售产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而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增加,体现了庭院经济的绿色生产方式。这两方面做好了,方能保障庭院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