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一小学开设爬树课程受到关注。该学校体育老师称,每周会安排一个年级上爬树课,课程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确保每个学生至少能有两次爬树体验。其实近年来,有不少学校都开设了爬树课,其中不乏中学和大学。这样的做法赢得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这体现了当下社会对教育态度的转变。
网上有段子说,“80、90后上学的时候体育老师身体是最差的,经常生病。”虽然是网友玩笑,但在那个年代,很多主课老师确实会以这样的借口占用体育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这样的副课只是主课的一种附属,为了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随时都能被占用。而且似乎只有主课才拥有创新教学的权利,以让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体育得到越来越多的价值认同的当下,体育课日益受到重视。不仅上课的时间、时长得到保证,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更多的创新,爬树课就是很好的体现。爬树不仅能释放青少年好动的天性,同时也是一项锻炼身体协调力、脑力的运动,和攀岩类似,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哪里能爬,从哪里爬,落脚点在哪,既增强了体质,又磨砺了意志。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在当下以成绩为指挥棒的前提下,要谨慎将类似爬树这样的创新课列入打分的行列,避免将兴趣转变为强迫。再者,爬树这项活动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有专业的指导和保护措施,同时也要注意对树木的保护,要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对待这门课程。 吴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