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银川市‘15分钟健身圈’在城市社区的覆盖率基本达到100%。”动起来,最快乐!全民健身既是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健康银川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在家门口的健身设施、运动场地就把身体给锻炼了,自然是大家求之不得的事情。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设施和场地够用吗,建得够快吗,什么时候能有像“村BA”篮球赛那种参与感十足的体育氛围?
作为银川市民,近几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身边公共体育设施的逐渐完善,小区周边和城市公园内的健身步道、锻炼器材、运动场地在持续建设更新中,尤其是在建设中与河湖湿地、小微公园、道路改造等生态系统修复和城市更新工程紧密结合,让全民健身这件看似很宏大的事情,很“随意”地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当然,相对于大家持续高涨的运动健身需求来说,我们的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数量的缺口还不小,建设速度仍有待提高。最明显的就是球类运动的场地并不够用,平时一块5人制或7人制的足球场地基本上都有三四拨队伍在使用,火爆的时候能有五六拨、甚至七八拨队伍轮番使用。说实话,这样“下饺子”的运动体验并不好,还容易引发争执和出现运动伤害。这恰恰说明,当前我市体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早些时候,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因为热烈的氛围而火爆出圈,被网友称之为“村BA”,并且成为当地的文化体育旅游名片。其实,从我们身边这种众多体育爱好者争场地的现象不难看出,我们与“村BA”篮球赛其实是有着不少共性,比如比赛中场上场下、场内场外所投射出的那份体育运动的原生快乐,这在很多正式比赛中都未必找得到,而且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参与热情,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全民体育的内涵,也还原了体育最本真、最美好的样子,同时还反映出大家对高质量文化体育活动以及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与巨大需求。
正因为如此,我们所说的全民健身更加注重的是运动的过程与参与度,重点在于借此提升精气神,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共享运动激情,凝聚奋进力量,将这股精气神带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以饱满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促进工作走深走实走心、落地落细落小,同时也让生活充实丰盈起来。因而,我们在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的缺口补齐、建设速度和维护管理方面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它够用、好用,从而让大家善用、爱用起来。今年9月发布的《银川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给出了目标: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平方米以上,新建健身步道30公里,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行政村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