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及其背后的不良文化侵袭,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必须要治。近日,一美容美发店给未成年人文身和清洗文身,被永宁县人民检察院立为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这家美容美发店店主在报纸上公开悔过致歉,承诺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此两项服务,也退赔了部分非法所得。
要说文个身咋了?有这么严重吗?还真是。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并未明确禁止未成年人文身,但文身明显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与法律确立的基本原则相背离,给未成年人提供文身和清洗文身服务,同样属于违法行为。至于危害性,除去皮肤感染、过敏等健康问题,很多涉及未成年人案件里,都能找着文身,这里面有不良文化的影响,是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风险点。
媒体报道这个店主在报纸上公开致歉时也提到,说有关部门已经依法处罚了8家个体工商户,都是给未成年人提供了文身服务的,而这个数字也足以证明文身真的在低龄化,数量不少、程度不轻。
其实,很多孩子文身就是跟风,耍个性,根本认识不到这对身体和人格利益的不利影响,也想不到或许未来有一天,小小的文身能成为搬不开的障碍,阻挡无数可能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今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从法律角度、源头管控、各部门配合等方面强化治理未成年人文身问题。各地民政、检察、市场监管等部门,亦相继出台规定,或开展专项行动,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但是,尽管治理制度逐渐完善,仍有只顾逐利之商家躲于暗处。要彻底净化这片土壤,或可考虑改变行业标准,对未成年人文身实行“禁入”,以制度门槛防范无序和失控。此外,将其纳入法律框架,填补《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空白,才是真正给予孩子的“防弹衣”。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