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人对湖总有一种情不自禁的热爱。无论清晨还是傍晚,湖边总是能够看到不少锻炼的市民,散步、慢跑、健身……健康的运动生活与湖畔的盎然生机融为一体,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承载着诸多平凡人充满烟火气却又精致细腻的诗意生活。
每天雷打不动步行15分钟到湖边锻炼的呼萍阿姨、在湖边教中老年人走秀的孙菊香老师、把跳操队伍从起初6人发展到如今上百人的“糖糖”……在对丽景湖公园的锻炼群体深入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太多这样看似寻常琐碎却又生发暖意的动人故事。“每天锻炼完再顺路到早市上买点菜,生活过得充实又规律。”的确,在银川大大小小的湖畔公园里,每一个沉浸其中的市民背后,都有值得我们去了解的故事,而这些故事背后则是我们在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方面的持续付出。
要知道,在目前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有多达13个,数量居全球第一,而银川便是2018年入选的首批城市之一。湿地,是城市的基底,在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融入城市的诸多层面,而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湖畔生活正是这座城市逐步走向生态宜居的生动展现。“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代表着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是一块分量厚重、响当当的国际“金字招牌”。细数一下我国这13个“国际湿地城市”,它们的分布贯穿了从寒温带到热带,从东北平原到西北沙漠边缘,从西南腹地到广袤中部、南方岛屿,而其中银川绝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我们正是以湿地修复与保护为契机,在还绿于民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改变了原本对我们这座城市的固有认知,这座地处西北内陆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湿地之上的城市。
银川湿地主要位于黄河中上游银川平原区域,分布密度大、范围广、数量多,在西部干旱地区实属少见。目前,银川市共有湿地总面积5.31万公顷,其中自然湖泊近200个,拥有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85%。这里也是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栖息繁殖地,湿地野生鸟类共有239种。与此同时,依托湿地而建设的各类公园以及如同血脉般延伸而出的小微公园,着实让银川市民不断实现着游园自由。自2014年以来,银川市将小微公园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截至2021年共建设小微公园72个,今年新建的6个小微公园也已经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范围内。而且,明年计划新建的8个小微公园正在全力开展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春季就会开工建设。
市域内大大小小的湖泊公园其实就是银川人“城在湖中城愈美,湖在城中湖更秀”的诗意生活,这诗意中又有着大家护水、治水、用水、亲水、乐水的烟火气韵,因为我们已深谙与湿地相融共生、互相呵护的相处之道。 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