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银川市以入选“十四五”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着力实施雨污分流及蓄水池建设工程,逐步消除城市积水点。目前我市在北塔巷、上海东路雨污分流工程试点的基础上,分批次消除20处较大积水点,年内预计完成兴州街、贺兰山中路、宁安大街等积水点改造,其余积水点改造将跨年完成。
这段时间经过城区部分路段,又能看见施工用的隔离拦挡,原来是在消除城市积水点。往年,这样的修路场面都是在夏秋时节比较多见,今年入秋以来积水点消除工程开始施工,概因此类问题多发在夏季,想要根除的确只能冬季施工。只愿这一次施工,能够从根上“治好”这块城市病,让雨季来临时,不用在城里看海,这样的“夏病冬治”才算有了效果。
实施城市积水点治理工程,是缓解城市内涝、提升整体排水防涝能力的重要举措,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夏天的大雨,让城区不少路段积水严重,有些是新建城区道路,有些是建成多年路段,影响到正常的交通运行。城市管理部门在秋天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行动足够迅速,希望质量也能过关,真正“药到病除”。
路段不同,积水形成原因也各有原因,需要施工人员采取一点一策整治措施,针对不同易涝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分类整治,对不同成因的积水点需要分别采取新建雨水管道、增加雨水口及原有管道清淤等方式进行改造。也得因地制宜,提升河湖蓄水、排水能力,这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内在要求,这样排涝的效率才能更高。
城市防水排涝是个系统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改造需要与市政建设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有机结合,优化各类工程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安排,避免反复开挖、“马路拉链”“遍地开花”,这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务必要重视起来。
一个个施工的积水点改造工程,需要在来年夏天进行验证,只有“治疗”到位,才能带来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