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从“住房、社区(小区)、街区、城区”四个维度开展城市体检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系统梳理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找准银川市“城市病”病因。人得做体检,城市也少不了。从“城市体检”到“城市更新”,这一修缮提升的过程,是修炼城市“内功”必不可少的步骤。维护和修缮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延续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保存和挖掘城市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标签,在“存量”的基础上做好“增量”,激发更多市场活力。
对城市文化历史最好的保护,就是深度挖掘、科学开发,在重塑的过程中打造更鲜明的城市标签。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方向。城市文脉,即城市延续的自然与社会赋予的特有运行轨迹,包括自然形态、建筑形态、空间形态等多种元素,是城市人群的共同体验,构成城市特色浓郁的价值体系。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元素,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的同质现象。
城市更新集中在老城区,在更新的过程中,要结合老城文化特质和时代发展要求,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现代阐释,并将其落实到建筑设计、老城美化、制度创新、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这样,文化才能发挥“形塑”与“神塑”作用,成为城市的特有标签,彰显出老城更新中独特的“精气神”。
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更新过程中,需要对不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地区进行有计划的改建活动,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文化产生影响,应充分考虑到城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活动,助力文旅等产业更快发展。
新城有新城的好,老城有老城的妙。系统梳理城市“病灶”,让老城焕发新颜,可以更好服务城市经济,让城市活力持续提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