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民生评论
微短剧充值陷阱“盯”上老年人
时间:2024-04-02  来源:银川晚报
  之前总曝出孩子玩游戏大额充钱的新闻,目前又频频曝出“老年人沉迷微短剧掉入充值陷阱”的事件,真是愁坏了“夹心层”的中年人。据报道,近日有不少网友晒出了父母额度不小的微短剧充值订单,有的甚至高达数万元。的确,近期关于微短剧“自动续费不提醒”“虚假宣传”“退款难”等问题的投诉与求助频繁出现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跟进与规范。
  竖屏时代,微短剧风头正劲。时间短,节奏快、反转多、悬念强,网络微短剧正是依靠密集的“爽点”来吸引受众,加上普遍采用前几集免费观看的引流模式,让不少人“上头”不断充值观看,不知不觉中就能花掉一笔不小的费用。与此同时,引发投诉和饱受争议的则集中在微短剧的付费模式上,比如默认的自动续费服务,看似每笔金额不大,但会在不知不觉中扣掉不菲的会员费用。另外,由于这类微短剧具有通过多元渠道投放、需要先充值后观看、“附身”第三方小程序等特点,因而也衍生出不少消费陷阱,比如“虚假宣传”“内容良莠不齐”“重复收费”等。
  一方面是制造“爽点”来提供所谓的“情绪价值”,一方面是备受争议的付费模式让人防不胜防,这就很容易击中具有文娱需求但并不擅长手机操作的老年人群体的软肋,成为被“收割”的对象。毕竟,大多数年轻人对一些付费猫腻是有一定识别能力的,能够躲开付费陷阱,即便不慎掉入也能够发现并止损。但是,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想要发现“默认开启”“自动解锁”等手机页面上那些不起眼的小字还真是挺不容易的,尤其是很多时候还要在不同平台、小程序之间切换,就更难为老年人了,如此一来,等发现时可能已经累积了不少费用。
  微短剧付费的“坑”必须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与关注,要及时治理和规范,不能因为监管规则的缺失和投诉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其实,《价格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有明确规定,相关收费要明码标价,不能使消费者产生误认,或是故意误导消费者,价格也要公平合理,不能违反诚实守信的准则。此外,关于预付费、退费等情况也都有详细的说明,微短剧作为新兴事物必须要遵守。
  另外,平台方应该担当有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第三方用户资质审查和付费机制审核的力度,不能因为交易发生在第三方小程序就推脱平台自身应有的责任,应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投诉渠道和惩戒机制,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如果无法提供这类渠道,需要考虑承担先行赔付的责任。当然,广大老年人用户也要有警惕意识,并且增强识别付费陷阱的能力,不能任凭“收割”,而作为子女则不能忽视对父母的关爱与陪伴,也需要在这方面给予相应的提醒与帮助。  孙瑞亭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春光明媚 北塔湖
    春光明媚 北塔湖
    蒙古扁桃绽放贺兰山下
    蒙古扁桃绽放贺兰山下
    宁夏人物
  •  身边的感动 | 两次珍贵的“接单”
  •  宁夏平罗征淑琴 敬老院里最好的“
  •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
  •  贾建东:用不屈精神诠释“活着”
  •  “爱心妈妈”呵护“小树苗们”茁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