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倪会智)“要不是通过专业化的语音训练,孩子今年可能无法正常上小学。”6月6日,银川市民刘女士将一面锦旗送到银川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目前我区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让越来越多的腭裂手术儿童达到正常发音。
刘女士的女儿小宝(化名)出生时和正常的孩子没有区别,但是到了1岁左右,刘女士察觉孩子说话有问题,如把“爸爸”喊成“啊啊”。小宝2岁时,还做了腺样体手术,可惜术后效果并不明显。
“2019年上半年,孩子快4岁了,但是说话和1岁时区别不大。我们带孩子去西安被诊断为隐形腭裂,随后在北京做了手术。”刘女士回想起当初的迷茫时仍唏嘘不已。2020年5月,小宝开始在银川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接受专业的语言训练,训练了一个月后,孩子说话好了很多。
“腭裂手术只能为患儿正常发音提供一个口腔环境,后期的语言矫正也是腭裂儿童语言恢复的关键一步,不能认为手术之后就不用去语言恢复了。2017年至今,全区共有161个孩子在我们这接受语音训练。”银川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语音训练师周璇璇介绍,“从病人的就诊经历来看,目前我区相关医院科室对异常语音诊断意识不够,语音训练普及率也不高,除了腭裂患儿,口腔结构正常儿童也会有功能性构音障碍或是语音发育迟缓的情况,很多家长会认为是舌筋的问题,其实不然。”
银川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张雷介绍,该科室2017年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联合培养了专业语音训练师,“在治疗中有一半的患者来自偏远地区,因为时间、路途、父母的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患儿的依从性不好,影响了治疗效果。目前我们在研究开发相关软件系统,希望利用互联网,方便家长更好地在家中训练孩子语音,也让更多有这方面需求的家庭获得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