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宁夏巨华运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帮扶车间里,纺织工杨彦绒有节奏地踩踏缝纫机,双手一前一后快速推送布料,伴随着清脆的哒哒声,一条笔直均匀的缝线瞬间呈现在眼前。
“每天上午、下午送孩子上学后,就来车间上班。孩子放学的同时,我也下班回家做饭,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家人,又能赚到钱,我从居家妇女变成了上班族。”杨彦绒笑着说。她家距车间很近,骑电动车五六分钟就能到。
“十三五”期间,泾源县实施县内劳务移民,杨彦绒一家四口从农村搬迁到泾源县香水镇泾河社区,住进了政府统一修建的楼房。来到新的环境,杨彦绒很快就适应并喜欢上了城里的生活。
“在城里生活,看病、上学方便不说,出门就能找到活干。”让杨彦绒更开心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帮扶单位会定期组织缝纫、刺绣、厨师、电焊工、瓦工等技能培训,帮助移民提升就业能力。
泾河社区是泾源县44个移民安置区中移民数量最多最集中的社区,共安置县内劳务移民837户3610人,占县内移民总人口的20%。为了促进社会融入,社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校、医疗服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推动“移民”向“居民”转变。
“社区共有劳动力2185人,除去学生外,已实现稳定就业1883人。”泾源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禹广军说,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致富,社区经常性开展技能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并安排公益性岗位,鼓励自主创业。
“结合开展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社区设立劳务工作站,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全程开展就业服务。目前,移民就业率达98%,实现户均就业1.8人。预计年人均收入1.2万多元。”禹广军介绍。
今年,社区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塑形工程”,更新一系列基础设施,并提升小区绿化水平。建立“社区联合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管到格、落到户,联管联治,共同管理。
移民在家门口的帮扶车间务工,有了稳定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