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至,西夏区文昌路街道荷花苑社区党委书记刘妍茹在不同角色下,守住了党员的初心、扛起了对群众的守护。
选择坚守
10月19日晚上6点多,刘妍茹刚要下班回家,接连接到对辖区4个外地返银人员居家健康监测的通知,忙完已是晚上11点了。
“我先是个党员,之后才是个社区书记,我爸从小就跟我说‘党员要冲锋在前’,我也不允许我后退。”刘妍茹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她65岁的父亲也在永宁报名了社区防疫志愿者。每当她忙里偷闲地给父亲打个视频想问候一声时,父亲总是说完“你好好的,别跟我视频了,快去忙你的”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投入疫情防控后,刘妍茹用忙碌与时间赛跑,再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很多次,凌晨接到封控楼栋指令,她迅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冲进冷夜。启动第一轮大范围核酸检测的那天,她让志愿者帮忙去买压舌板,转账密码不过6个数,却3次被居民打进的电话打断输入。
身后有我
睡眠,对于已连续奋战半个月的社区工作人员来说,弥足珍贵。在荷花苑社区,刘妍茹是社区姐妹们睡眠的守护者。
每次大范围核酸检测前夜,去领物资的,一定是刘妍茹,且孤身一人。8个社区排队领物资,物资要当场核对数量,刘妍茹心里清楚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这个时间她宁愿让姐妹们多睡会儿。第一轮大范围核酸检测时,刘妍茹一个人领完4大箱物资开车拉回社区时已是凌晨4点40分了。她走进办公室,看到社区姐妹们都靠着椅子睡着了,有的披着衣服,有的啥都没盖,心疼的想哭,连忙找来各种保暖的东西给姐妹们盖上。“我们有爱心商户提供的宾馆客房,但她们都等着帮我搬物资。她们太累了。”刘妍茹说,每遇大范围核酸检测,社区工作人员要全身防护地从早上7点忙到深夜,所以她总在此时督促她们尽可能地早睡,以好的状态投入第二天的战斗。
刘妍茹每天都是社区最后一个休息的人。姐妹休息后,她在干什么?快速复盘工作,检视一天;打扫办公室,保持工作空间有序;打扫厕所,让志愿者们第二天有个干净的如厕环境;检查姐妹们的手机、喊话器是否在充电,检查姐妹们的被褥是否盖好。
吃顿好的,是刘妍茹能想到的“犒劳”姐妹们唯一的办法。如果能挤出时间,她一定会亲自下厨,给姐妹们做顿饭,让她们感受下家的味道。事实上,刘妍茹做的饭她一口也吃不下。连日着急上火、顾不上喝水,她嘴里满是泡,白开水就馍馍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进食带来的疼痛。
荷花苑社区10个工作人员,7个都比她小,甚至还有00后、90后。“她们跟着我太苦了,我得尽可能地多照顾她们,让她们感觉到身后有我,有个姐姐在后面撑着。”刘妍茹说道。
不容有失
刘妍茹并不总是那个温柔的姐姐,10月31日,一个小的工作失误让她大为光火。
当天晚上,荷花苑社区在封控单元楼时,一户居民向社区工作人员提出自己有气管炎,想要就医。根据流程,社区工作人员需填表上交相关部门,征得同意后才可按要求组织居民就医。结果当天事务繁多,社区工作人员把这件事忘了。第二天,社区工作人员一早起来就去忙碌了,还把手机落在了办公室。居民打社区工作人员手机,恰巧被刘妍茹接了。居民说明原委,还补充说社区工作多,忘了填报他也能理解。然而,这并未阻挡住一场严厉的责备。
“居民的需求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回复,更何况这还牵扯就医的问题。我必须严厉,让工作人员长记性。疫情工作千头万绪,病毒狡猾又无情,我们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刘妍茹说道。其实,她心里并不忍,因为每一个同事都很辛苦,责备完同事后,又默默帮同事完成了就医联络、群众安抚工作等。
刘妍茹也没把温柔留给自己。她要求自己凡事带头干,遇到困难冲在第一个,却不允许自己在人前流露脆弱。半个月以来,社区姐妹们不知道的是,刘妍茹哭了两次,一次是在给坐着睡着的姐妹们盖完被褥后,一次是在第二轮大范围核酸检测后。工作的压力、身体的疲乏、对家人的牵挂等,借着高强度过后的短暂休息,突然向她发起“攻击”,她只得悄悄躲进车里哭鼻子。宣泄过后,擦干眼泪,打开车门,她又回归了平静。“我不可以脆弱,我如果露出了消极情绪,我的团队又该如何?”刘妍茹说道。
半个月来,刘妍茹每天最多休息三四个小时,最少休息一两个小时,白天连个打盹儿的时间都没有。工作的时候,刘妍茹精力充沛得如同一个正常作息的人。刘妍茹笑着说她也不知这是为何,但听过她故事、跟她冲锋一线的姐妹,心里有答案。 记者 李阳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