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金融+”力促企业快速发展 > 文字头条
金融扶贫“盐池模式”获国务院督查表扬 改变过去“给钱给物、打卡到户”帮扶模式
时间:2020-11-10  来源:宁夏日报
 

 

  盐池县将金融扶贫贷款用于精准识别贫困户的融资需求,通过实践探索,彻底改变了过去“给钱给物、打卡到户”的帮扶模式,激发了贫困群众自主创业热情,形成了金融扶贫的“盐池模式”,走出了一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新路子。日前,国务院对盐池县的金融扶贫新模式给予督查表扬。

 

  自治区扶贫办调研显示,缺资金是导致贫困户脱贫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盐池县针对贫困户缺资金致富的现状,以做实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为依托,创新开展了“互助资金、小额信贷、融资担保”等多种金融扶贫模式,初步形成了政、银、企、社、民“五位一体”的扶贫开发局面。2015年,累计撬动金融机构小额扶贫贷款22.7亿元,受益农户2365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073户,贷款4.7亿元,户均6.7万元,有效推动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盐池县将国家支持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与金融产品和富民主导产业“有效嫁接”,创新性地实行“2242”的管理运行模式,将利息的20%滚入本金,20%作为公益金、40%作为运行成本、20%作为风险准备金,在资金监督、借款的发放和回收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体系。

 

  创新“千村信贷”模式,放大信贷资金额度,改变过去将“双到”资金直接发给贫困户的做法,将扶贫资金与互助资金、信贷资金捆绑使用,大胆将“双到”扶贫资金注入互助社,作为贫困户的入社股金,互助社对贫困户给予1万元的借款优惠,资金仍不够用的,信用社再按1:10的比例放贷,并享受利率优惠,真正将扶贫资金转化为贫困户的发展资金,将原来“睡着等救济吃”的观念转变为“依靠双手干着吃”。

 

  经过几年的运营,“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观念已经深入民心,互助社成为金融机构诚信客户的摇篮,还款始终保持“零”违约。(来源 宁夏日报 记者 李东梅 和牧川 杨之汀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宁夏新闻网)
编辑:郭梦瑶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宁夏10家企业获“自治区绿色工厂
  •  工业企业转型发展 提质降本增效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银川的秋天正是一年最美时
    银川的秋天正是一年最美时
    银川的秋天正是一年最美时
    银川的秋天正是一年最美时
    宁夏人物
  •  宁夏农垦人70年屯垦戍边彰显担当
  •  银川达人:李夏音传统手艺的现代
  •  张芳:战“疫”背后的隐形英雄
  •  大车跑出脱贫加速度
  •  王耀才搞养殖走上脱贫路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