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贺兰县始终把创建“四好农村路”作为助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目标,全力打造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建成了布局合理、通达水平高、附属设施全、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道路运输综合体系。
一是规划先行,建设好农村公路。加强与国家、自治区及周边公路网的有效对接,到2020年,实现公路网总里程突破13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81.25公里/百平方公里。按照全县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等相关规划,以旅游路、产业路、通乡路等重要县乡公路升级改造、窄路面拓宽为重点,有序推进通村公路建设,确保到“十三五”期末,实现新、改建农村公路240公里。
二是依法治路,管理好农村公路。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路政执法力度,确保在“十三五”末全县干线公路平均超限率控制在4%以内、路政违法案件查处率达95%以上、结案率100%;依托智慧贺兰建设平台集服务、投诉、监控、应急、保障为一体的智慧交通管理平台,内外网覆盖所有路政中队和超限运输检测站。
三是完善体系,养护好农村公路。分级分段明确养护主体,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养护质量、数量与养护经费拨付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公路养护中心,建设1个县级农村公路应急指挥中心和5个公路养护应急中心;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每年实施安保工程100公里以上。拟改建四、五类危桥13座,维修加固二、三类桥梁56座,使危桥降至8%;补充完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00公里--400公里。
四是提升服务品质,运营好农村公路。大力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加大客运站场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至“十三五”期末,力争将现有车辆标台翻一番,达到375.2标台;建立覆盖县内各村镇的客运线路,保证自然村通公交率达到60%,在县域内发展农村公交;加大农村客运招呼(公交)站建设密度,客运招呼(公交)站总数突破100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