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67亿元,同比下降13.6%,降幅比1—3月份收窄2.9个百分点,降幅小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回暖态势明显。
自治区商务厅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20年1—4月份,重点监测的批零住餐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4.7%,降幅较1—3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四个行业降幅均不同程度收窄。1—4月份,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下降12.1%、17.8%,住宿和餐饮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47.7%、43.1%。3月下旬起,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自治区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分类分项恢复商业经营,四个行业降幅比1—3月份分别收窄了0.6、4、5.8和6.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五市商品销售回暖迹象明显。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和中卫市商品销售额降幅分别为-18.7%、-22.8%、-16.6%、-26.4%和-17.5%,但降幅比1—3月份均有不同程度收窄,尤其是银川、石嘴山、吴忠和中卫市回暖较为明显,降幅分别收窄3.8、2.8、4.6和5.3个百分点。分业态看,超市和便利店成为零售业中的增长因素。因在疫情期间承担民生保供职能,1—4月份,大型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提供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业态成为零售业中增长因素,分别增长18.1%和5.1%。因疫情防控期间暂停营业,百货业、专业店销售额分别下降39.3%和21%。分商品看,食用类商品销售高幅增长,重点商品销售降幅较大。疫情期间,群众居家防疫,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商业区、餐饮企业聚集,粮食、食用油、肉、蛋、鲜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成为居民主要消费需求,带动食用类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随着3月份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1—4月份,食用类商品销售额增长速度趋缓为19.7%,其中:食品、饮料销售分别增长24.2%、7.9%。衣着类、日用品类、文化娱乐类、保值类等商品销售整体下降,分别为-39.2%、-22.4%、-35.6%、-49%,但降幅比1—3月份分别收窄4.5、1.1、1.6、7.5个百分点。受疫情和石油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占比较高的石油及其制品类和汽车类商品销售分别下降23.2%、27.6%,降幅比1—3月份收窄3.3和9.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