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忠诚担当 求实创新 > 图片头条
传续遗产文化 更把古貌换新颜 唐徕渠满达桥节制闸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时间:2020-09-27  来源:宁夏财经网

 


  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庄重大方,严整开朗,古朴却富有活力。这是来访者对唐徕渠满达桥节制闸建设样貌的初印象。
  秋风动,人倍忙,嘈杂的忙碌声中,整体效果为仿唐建筑风格的唐徕渠满达桥节制闸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现场可以看到,土建及装修工程几近完成。
  

 

  唐徕渠满达桥节制闸始建于1953年,是第二农场渠在唐徕渠上的进水闸,也承担着唐徕渠流量及水位调节的重要任务。2017年,唐徕渠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满达桥节制闸属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古建筑之一。经多年运行,现状工程水工、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老化破损严重,安全隐患突出,在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在保存现有古建筑设施的基础上,对水闸进行除险加固,有效改善渠道灌溉条件,恢复灌区调控能力。
  

 

  “修旧如旧,补新以新”,克服保护历史遗迹,大型机械无法施工、工作面狭小等施工难度,唐徕渠满达桥节制闸建设项目全部采用轻型耐用材料,减少了桥基压力,并增设自动化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既保护古建筑原风貌,又发挥灌溉调度作用。
  

 

  如果说宁夏大地上流淌着一座活的水利博物馆,那么宁夏引黄古灌区无疑是最好的印证。项目建设者们赋予满达桥节制闸建设项目更为深厚的中华黄河文化,东西角楼墙面上的四幅主题浮雕立意深远,从秦汉时期军民屯垦、引河溉田,到汉代的移民开发、规模开渠,北魏的筑坝引水、造船运粮,唐代的整修旧渠、增开新渠,西夏的举国修渠、从严治水,元代的因旧谋新、更立闸堰,明代的大力屯田、兴修石闸,再到清代的康乾兴水,修筑皇渠,主题浮雕浓缩和演绎着引黄灌溉历经沧桑的变化。
 
  认知宁夏历史脉络、感受古渠魅力。站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高度,唐徕渠满达桥节制闸项目建设,对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充分发挥宁夏唯一世界级遗产的“金名片”效应更加意义深远。
编辑:周周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宁夏10家企业获“自治区绿色工厂
  •  工业企业转型发展 提质降本增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飞越千山万水,红嘴鸥再赴“沙湖之约”
    飞越千山万水,红嘴鸥再赴“沙湖
    水洞沟遗址:科学与人文在这里交融(文明之声)
    水洞沟遗址:科学与人文在这里交
    宁夏人物
  •  李石珍:做好小事可以成就大事
  •  退役军人李军:创业路上一抹橄榄
  •  二十年的乡村老教师雅玉军 见
  •  疏通“城市血脉”的“地下工作者
  •  心怀感恩 向远方进发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