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健康
耳朵又痒又堵 小心耳道“发霉”
时间:2022-06-14  来源:银川晚报
  入夏后,35岁的赵先生经常游泳。前两天,游泳回来后感觉两耳有些疼,听人说话也没以前清楚了,到医院一查,被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通俗来讲,也就是赵先生的耳朵里面“长霉菌发霉”了。原来,由于赵先生耳朵里的耳耵聍较多,游泳时耳道进水,耵聍被水一泡,便膨胀开来,堵住了外耳道,引起发炎,需要系统治疗。
  潮湿+不良习惯,易造成耳道感染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和脚气一样,发病机制也是真菌引起的感染。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指真菌侵入外耳道或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炎性病变。多数患者是因为耳内耵聍过多,加上耳道进水、潮湿引发局部不适,经常用不洁的采耳器采耳等。
  “夏天是真菌性外耳道炎的高发季节。”对此,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斌解释说,这是因为夏天炎热,人们出汗较多,而真菌容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此外,夏天很多人喜欢游泳,耳朵不慎进水后,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干净,潮湿的耳道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夏天脚气容易复发,如果患有脚气的人搓脚后不洗手就挖耳朵,或者用不干净的器具掏耳,都可能引起真菌感染。”
  正常人外耳道呈弱酸性,如果外耳道不合理用药,会改变外耳道的pH值,更有利于真菌生长。另外,长期配戴助听器、耳塞可致耵聍排出受限引起堆积,外耳道潮湿,都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耳痒耳闷痛是主要症状
  30岁的小王平时喜欢去采耳店采耳,还在网上买了掏耳工具,没事总喜欢掏一掏。但最近,他时常感觉左耳瘙痒难耐,怎么挠耳朵都不能缓解,慢慢地还伴有耳闷、耳内堵塞的感觉,甚至听不清别人说话,这下可把他吓坏了。
  小王到耳鼻喉科就诊后,医生通过耳内镜检查发现,他的右侧耳道充血肿胀,耳道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絮状物体,确诊为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内1/3是无菌的,保护鼓膜、中耳腔,但用不干净的器具或手挖耳朵都会破坏这种无菌的环境,增加外耳道真菌感染的风险。”医生提醒小王说。
  大多外耳道真菌病的患者会感觉耳痒、耳痛、耳闷堵感,耳道表面还可能会覆盖有白色分泌物。少数严重的患者会因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疼痛,甚至眩晕或耳鸣、听力下降等,影响日常生活。
  耳朵出现不适,不要乱滴药
  “临床上还发现,出现外耳道炎,不少患者会自行使用抗生素药水滴耳,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但抗生素滴耳油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的,使用后不但‘杀不死’真菌,还会“推波助澜”,加重病情。如感觉耳朵闷堵、胀痛、奇痒、有分泌物流出应及早就医,千万不要擅自使用滴耳液。”邓斌医生提醒。
  真菌性外耳道炎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其治疗也不复杂,主要包括彻底清理外耳道堵塞物、局部用药、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真菌性外耳道炎较顽固、易复发,要遵从医嘱规范治疗。
  小贴士
  保持耳道干燥卫生是关键
  预防外耳道炎,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不随意用手指、掏耳勺等坚硬物体挖耳朵,以免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引起致病菌的感染。很多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不掏就会觉得痒,结果清理耳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力道也越来越大,但反复挖耳会使外耳道正常耵聍的保护作用减弱,外耳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受到破坏。
  在游泳的过程中,一旦耳朵进水,应急方法是侧头,将进水的耳朵眼朝下,单脚跳跃并左右摆头的方式排出外耳道内的存水。
  “平时喜欢佩戴耳机的人,尽量不要选入耳式耳机,以免造成耳道内环境的潮热不通风,滋生病菌。另外,戴耳机的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一小时,尤其不要带耳机入睡。耳机也要定期清洁,以免其附着的病菌进入外耳道。”邓斌医生建议。  记者刘威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贺兰山生态向好生命灵动
    贺兰山生态向好生命灵动
    黄河岸边 生生不息
    黄河岸边 生生不息
    宁夏人物
  •  中卫市委书记张利:借数腾飞全力
  •  吴忠市委书记徐耀:建设绿色发展
  •  刘秉儒:甘做“先锋物种”,让宁
  •  郑天海:“天路”守护者
  •  “驯草教授”伏兵哲:提得起笔头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