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纪增长,身体的器官会开始慢慢老化,尤其是50岁以后,白内障、老花眼等问题可能会相继而来,如果还患有近视、散光,有没有手术可以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
记者了解到,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不断迭代,从之前的传统防盲白内障手术发展到了现在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通过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使患者达到远中近全程清晰的视力状态。
案例回放
男子做完白内障手术
老花眼、近视、散光同步解决
近日,56岁的康先生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经检查,康先生右眼为750度的高度近视合并375度高度散光,合并老花眼,被诊断为双眼并发性白内障,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了解到,康先生日常工作比较忙,手机和电脑必不可少,加上平时要开车上下班,因此对远、中、近视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如果按照以往的传统白内障手术植入普通单焦点人工晶体,只能解决患者白内障的问题,但无法矫正其高度散光及老花眼等问题,患者术后由于依然存在高度散光、老花眼等问题,视觉质量仍会不理想。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高春兰仔细评估康先生的病情后,按照患者术后的实际需求,既要视远清晰,还要视中、视近清楚,建议植入多焦点散光人工晶体来解决。“跟患者讨论后,最后为患者实施了个性化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和眼内多焦散光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患者的远视力达到1.0,近视力达到0.6。一次手术,不仅治疗了白内障,连一直困扰康先生的散光、老花眼的问题都一并解决了。”
1 一次手术,解决多个问题
据高主任介绍,有3种不同距离的视力,第一种是远距离视力,比如开车或看电视时;第二种是中距离的视力,比如使用电脑时;第三种是近距离视力,比如看书或看手机时。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指植入高端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为患者提供看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将白内障、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等问题一站式解决。
据了解,高春兰主任团队目前已开展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多例,包括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散光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术及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植入术。
2 白内障是如何发生的?
简单来说,白内障是人眼睛的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
“正常人的眼睛晶状体是透明的,由于老化、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晶状体不仅在调节能力上发生减退,形成老化,其透亮程度也会随时间流逝而下降。一旦晶状体变得混浊时,就产生了白内障。如果把眼球比作相机,那么晶状体就是镜头,而白内障就相当于镜头花了。”高主任介绍。
一般50岁以后,因生理老化,可能慢慢会出现老花、白内障,尤其是紫外线照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过量饮酒、吸烟以及高度近视的人群更容易形成白内障。当近视的人出现老花后,随着老花度数的增加,可能出现看远、看近都看不清的情况,日常生活中更要配备两副眼镜,根据不同用眼需求,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交替使用。
3 白内障别等“熟了”再手术
白内障要等“熟了”再做手术是几十年前的说法了,那个时候白内障手术切口大、并发症多,必须等到白内障发展到“核”很硬的时候才可以手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切口非常微创,通过一个很小的、甚至是小于3mm的切口,就可以将混浊的白内障粉碎吸出,然后通过这个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并固定。不需要而且不建议等到白内障‘太老’才手术。因为白内障发展到过熟期时,可能会诱发葡萄膜炎,甚至会引起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眼睛会出现胀痛,而且视力会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高主任提醒。
4 预防:眼睛也要注意防晒
老年性白内障多为双眼同时发病,过程较长,要经过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人过中年后,如果有眼睛视物不清,或者出现近视、老花突然变好等情况,应及早检查是否有白内障的早期征兆。
通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无法通过滴眼药水治愈的,但我们要注意预防其危险因素,比如过多暴露在强紫外线下,有可能会使白内障发展更早、更快。所以,眼睛也要注意防晒,阳光强烈时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打伞。同时尽量避免对视强光,如车灯、烟花等。
小贴士
这些信号提示你可能患上了白内障
•视力减退,看东西时不是单纯的模糊,而是会感觉眼前蒙了一层雾,特别是强光下视力下降。
•看颜色对比敏感度下降。
•单眼看东西有重影。
•出现近视、散光、原有的老花眼减轻。
•看灯光时出现眩光现象。
•色觉改变。
•视野缺损。 记者 刘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