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处暑至 “多事之秋”养生讲究多
时间:2022-08-23  来源:银川晚报
  8月23日迎来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有散、藏之意,处暑是气候变凉的象征。处暑过后,昼夜温差加大,暑、湿、燥、凉、热五气混杂。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是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那么,处暑时节如何养生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晓丽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少辛增酸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里有一个“少辛增酸”的养阴法则,意思是以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所以处暑时节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像西瓜这类寒性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少辛”是因为味辛的东西具有发散作用,会导致人体出汗,随后身体变凉,所以处暑后不宜多吃辣椒、花椒、姜等辛热食物。
  处暑节气,昼夜温差加大,绝大多数人会觉得更加舒适。但阴虚体质的人会出现秋燥的症状,如口鼻干燥、皮肤瘙痒、干咳少痰、眼睛干涩、便秘等。
  “预防秋燥,喝水肯定是有益处的,但远远不够,要适当多吃一些有滋阴功效的食材,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比如麦冬、花旗参、杏仁、玉竹、百合、芝麻、黑豆、枸杞子、桑葚、黑芝麻、银耳等。”王晓丽介绍。
  注意养脾祛湿
  很多人感觉到,今年银川的夏天格外湿热。8月以来,银川实时天气中的湿度显示,已经有多次超过90%的情况。处暑后一段时间,白天气温还是较高,夏天的暑湿之气尚在,因此近期还要注意祛湿,养护脾胃。可经常按摩丰隆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有助于把脾胃上的浊湿排出去。祛湿常食用的食疗方包括:红豆薏仁粥、芡实莲子粥、山药冬瓜汤、鲫鱼汤,日常饮食可以适当吃冬瓜、薏仁、莲子等祛湿的食物。
  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往往有乏力、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弱的临床表现,因此要重视调理脾胃,以排出体内的湿热之邪,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为冬季养生做好准备。南瓜、小米、姜等食物都适宜养胃,另外,酸奶、豆豉等发酵食物易于消化,也适合秋天食用。
  提防血压变化
  处暑后昼夜温差大,易致血管痉挛,引起血压波动。因此,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群,在秋天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气温明显下降时,要避免早晚在户外待太久时间。高血压患者,建议早上起床时动作不要太猛,遵循“三个半”原则,即醒后平躺半分钟,坐起后保持半分钟,腿放在床沿坐半分钟,然后再下床活动。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秋天更要注意收敛神志,使神志安宁、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可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以安神定志。
  早睡早起,缓解秋乏
  夏季夜短昼长,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秋季来临后,这种习惯就要注意调整了。“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应比夏季多睡1个小时。早睡也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顺应阴精之收藏,助于舒展肺气,以养秋收之气。”王晓丽解释。
  另外,整个炎热的夏天让人消耗太多能量,到了处暑开始修整,容易产生疲劳,四肢无力,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通过午睡可缓解秋乏。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另外,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
  处暑还可适当选择慢跑、爬山、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春捂秋冻,但要护好脐部
  处暑来临后虽气温明显下降,但不宜迅速增加太多衣物,以防秋捂太过汗出伤阳,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适当增添衣物,以微微感觉到凉意为宜,保存体内阳气,增强机体御寒能力。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也提醒市民注意腹部保暖。“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处暑节气后,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容易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王晓丽建议,出现上述症状可通过中医护脐方法,即艾灸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以温阳散寒、健脾和胃,缓解不适。
  小贴士
  处暑养生药膳
  ★双银百合汤
  【材料】银耳100克、银杏15粒、百合30克、红枣20枚、蜂蜜适量。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黏稠,服用前加入少许蜂蜜调味。
  【功效】养阴润肺。  记者 刘威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生态修复水清湖美
    生态修复水清湖美
    水生态修复,让典农河更清澈
    水生态修复,让典农河更清澈
    宁夏人物
  •  非凡十年 成长|杜多利:见证水管
  •  刘世友: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  寇启芳带领宁夏滩羊种业走向全国
  •  巡护员张万东:用脚步丈量对长城
  •  马立军:“这两年要让通城村变个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