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陶渊明集》
8月25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宁夏图书馆、宁夏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办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专题研讨会在宁夏图书馆召开。
遴选最具代表性的百部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的编纂项目是由中宣部委托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
该系列丛书由著名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邀请德高望重的大家耆宿担当顾问,聘请对各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承担注释和解读,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负责审定。众多专家参与编纂,遴选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经典,所选图书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领域,萃取其精华,加以解读,旨在搭建传统典籍与大众指尖的桥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项目于2016年6月召开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17年9月首批10部包括《孟子》《老子》《庄子》等在内的典籍正式出版。截至目前,该系列丛书共出版7批60本。
让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
“这个项目是建立在国家图书馆对以往参与古籍整理以及文化传承上做的一些积累。”在研讨会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工作室办公室主任张洁对该套书的编纂情况做了介绍。
“多年来学术界潜心研究,辨伪存真,提炼精华,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这些典籍通过高仿、复印藏于各个学术机构,让大家使用,也许有一些出版社注释过经典,但很少有如此规模,如此系统的项目。”张洁说,《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作为国家文化战略之一的系统工程,汲取已有成果,加以解读。其编纂工作先后约有500位专家参与工作,经典书目体系完整呈现,融汇古今,明白晓畅地介绍古代经典,让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 记者 李尚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