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野蘑菇。
红色野蘑菇。
徒步中。
盘基尼。
像珊瑚般的野蘑菇。
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银川人驳马和线头夫妻,一直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生活,迷上了骑着摩托去旅行,就穿好装备,踩着油门出发;喜欢上徒步,就一起穿行于原始森林里。
线头说:“我们喜欢这种感觉,用自己的感官去判断这个世界,静静感受周围的世界,单纯地陪自己好好走一段路。回到家里,就用皮具做些有趣的物件。”
NO.1 爱上徒步,静静感受自然
驳马是一个很有性格的皮具匠人,在银川,很多人知道他。他坚持原创,喜欢唐草的谢丽丹风格,妻子线头受他影响也开始做皮具。两人性格低调,最让人钦佩的是,他们常常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今年秋初,两人爱上了徒步,一共去了两趟南寺,“第一趟,我们和朋友一起去登了巴音笋布尔峰,而第二趟,我们是顺着冰沟爬升,一直穿行在原始森林里。”
线头介绍说,南寺旅游区,位于贺兰山西麓,距银川约70公里。初秋,那里的景色绝美,他们每一次去,都被那里的景色深深震撼,因为在南寺,高山草甸和原始森林并存的风貌,实在太令人着迷。
“穿行在原始森林里,去静静感受身边的植物和自己对话,到达高山草甸后,大家一起坐在草地上倾听着,感受凉爽的微风,还玩了一会飞盘。”驳马说,这大概就是徒步的魅力,“每当我们和自己的关系生疏,我们就喜欢在自然里徒步,走近自然的时候,自然也走近我们。”
NO.2 “植物猎人”的蘑菇趣事
“南寺内有个冰沟徒步线路,沿着这里攀爬是可以直达高山草甸的,一路上,我们就穿行在原始森林中。”驳马回忆起这次徒步的经历,特别兴奋。初秋的这里,景色美极了,几场雨过后,空气清新,两人用“之”字形小步幅穿梭进陡峭的山坡,看见漫山遍野的青草松针,发现蘑菇精灵们就藏在厚实松软的蕨类植物中,线头笑言,“那一瞬,感觉自己像是神秘的植物猎人,不断用相机记录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当他们爬升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时候,线头说,他们激动地看到了成片的青海云杉,有趣的是,他们后来得知,看到的一些野生蘑菇是和贺兰山青海云杉共生的。“比如说贺兰山紫蘑菇,贺兰山青海云杉覆盖的山脉中大量地存在,但也不是所有地方都生长紫蘑菇,只在海拔2000米到3000米之间的青海云杉林带才有。”
再往上走,他们发现了更多叫不上名的野生蘑菇,像是进入了一个瑰丽的奇幻世界,“有一簇簇像珊瑚形状的蘑菇,有蓝色魅影般的蘑菇,还有形如巨碗一样的蘑菇。”驳马回忆,他觉得最特别的是一个看上去形如向日葵般的蘑菇,“用树枝拨开上面的圆球,会有孢子飞散在空气中,看到时,我们感觉自己进入了另一个宇宙。”
驳马说,每次徒步,都喜欢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拍照并耐心记录它们的美,从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它们的故事,乐此不疲。
NO.3 用皮具呈现生活
除了爱好户外生活,平时回到家,驳马和线头就开始一起坐在工作台前,用皮具做些有趣的物件。驳马说,他们的创作也和户外、朋友脱不开干系,也都全部来源于生活中的小事。
前段时间,驳马和线头迷上户外玩飞盘,“为了防止飞盘变形,会有一种飞盘扣,用来把飞盘固定在背包上,我俩就想,何不用皮子自己做一个?”驳马说,他们就用植鞣牛皮打版、定型,做出属于他们的原创飞盘扣——盘基尼。每次户外,都会把他们挂在背包上,他笑言,“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用料不能再省了,设计上像泳装比基尼,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还申请了原创专利呢。”朋友爱喝精酿啤酒,驳马和线头就亲手给好友制作了一款皮质的精酿酒托,几根皮带交叉环绕,非常有质感。
驳马说,他们的设计灵感,全部来源于周围的有趣生活。有时,是户外徒步的见闻;有时,是摩旅骑行时和陌生人的交谈。他们觉得生活就该是这样,多出去走走,捕捉到一些灵感,产生一些创意和想法,再把它们制成皮具。这也是他们喜欢的,又酷又自由的生活。 记者冯元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