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只有“抵达”,才会唤起
时间:2022-12-26  来源:银川晚报
  不断行走中的唐荣尧。
  12月16日,宁夏报告文学学会成立,学会秘书长张九鹏发言。  记者李振文摄
  评论家赵炳鑫认为,像报告文学这样非虚构、纪实类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行走”的文学。它要求作家运用人类学和考古学领域的田野考察手段,抵达所要描述的历史或者现实现场。只有“抵达”,才会唤起。
  “行走”的文学
  “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不能吃苦,干不了报告文学。”曾发表《张贤亮二三事》《金土豆》《丝绸之路羊皮书》等报告文学作品的宁夏作协副秘书长张九鹏感慨说。
  “脚力”出众的,当然得提到记者出身,现任银川市作家协会主席的唐荣尧,《大河远上》《贺兰山——一部立着的史诗》《中国新天府》《月光下的微笑》《沸腾的西海固》《小镇》以及即将出版的《出入山河》《黄河的礼物》……其创作的诸多报告文学作品,都是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走过的。“这是记者的职业需求,就是要跑起来。”唐荣尧说。
  评论家赵炳鑫认为,报告文学要求作家抵达所要描述的现场,“也就是说,对于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的作家而言,这样的‘抵达’会唤起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会唤起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这方面,让赵炳鑫印象深刻的宁夏报告文学新作,有胡静的《黄河水浇灌的荒原》。
  在胡静的笔下,红寺堡二十年的巨大变化,在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身上,清晰可见。张晓锋的创业之路、徐海霞的幸福生活,马吉元、马三靠、王克银的致富之路,独腿村医陆秉权的医者仁心,轮椅上的“向阳花”何文花,磨房里实现脱贫梦的马腾俊,驻村书记梁为、杨帅,养牛出了名的弘德村,开纺织厂的胡英,非遗传承人赵秀兰等等,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散发着强劲的艺术感染力,让人难忘。“这部作品资料丰盈可信,事件真实生动,它的亮点在于小中见大,以个体的拓荒史映照出中国当代伟大的减贫扶贫史,值得肯定。”赵炳鑫说。
  看到时代下的个体
  有人以报告文学这一文体记录别人的故事,也有人用文字,写自己的故事。宁夏作家马慧娟的报告文学作品《走出黑眼湾》就是如此。
  “我是一个农民,是宁夏移民搬迁的受益者。黑眼湾是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的一个小村庄,黑眼湾移民的故事,是从1983年开始的。当时我们身处那个环境,其实对于移民是没有概念的。直到我自己在2000年离开熟悉的黑眼湾时,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感知,只是作为一个个体,响应国家号召。”马慧娟说,后来到了2012年,最后一批村民上了移民搬迁的大巴车,村子终于空了。
  真正触动自己的,是有一年她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到黑眼湾,虽然家乡已杂草丛生,但马慧娟却激动不已,她对女儿说:“你看,这是我们的老家。”而女儿却淡淡地说,“这是你的老家,我的老家是红寺堡。”如今回忆起当时那一刻的触动,马慧娟还是很感慨。“这是两代人,对故乡的认同感。后来我就想写些什么,想用文字把这个地方永远留下来,去真实记录曾经生活在那里的人,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于是,就有了《走出黑眼湾》。”
  在此之前,马慧娟并没有接触过报告文学,但就在一次次的采访中,她越来越了解表达的形式,在她看来,只有用报告文学,才可以把自己的经历、所采访的内容真实记录,同时又能反映时代变迁的特点,让读者看到整个时代,究竟给个体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大有可为的宁夏报告文学
  真实记录,必然有成绩,也要有反思。在这一点上,唐荣尧谈了自己的认识。
  唐荣尧有两部报告文学新作即将出版,分别是《出入山河》和《黄河的礼物》。“从2002年开始,我以报社记者身份,一次次去南部山区采访那里的人和事。当地是有很多种桑养蚕的人,后来随着不断移民,那批‘养蚕人’已经完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唐荣尧感慨地说,其实对于每一个移民搬迁的人来说,一路走来,有喜悦,也有沮丧,他们一直在试验、一直在寻找方向,这些故事是动人的,也是需要反思的。“在《出入山河》中,这些故事成为‘报告’的一部分,我想,也是能更打动人的。”而在《黄河的礼物》一书中,唐荣尧也对随着黄河沿岸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光污染、噪音污染等内容进行了真实的记录。
  12月16日,宁夏报告文学学会成立,这是宁夏报告文学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的事件。担任学会秘书长的张九鹏表示,“对宁夏来说,如今学会的成立势必会将宁夏报告文学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它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想在此深耕有所成绩的作者来说,也会大有可为。”  记者 王敏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宁夏报告文学学会提供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六盘山里的“钓鱼郎”
    六盘山里的“钓鱼郎”
    “鸟类王国”见证六盘山生态变迁
    “鸟类王国”见证六盘山生态变迁
    宁夏人物
  •  “枸杞姑娘”陈晓燕
  •  盐池县95后“新农人”当起致富“
  •  发挥科协组织优势 为美丽新宁夏建
  •  张利代表:科技助力欠发达地区转
  •  王兰花代表:精神文明根植沃土 志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