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进入尾声,这一年有许多好书陪伴我们度过四季,关照自我,滋养心灵。近期,各平台陆续推出了年度好书榜单,让我们一睹这些上榜书籍,或许有读过的佳作,也有未曾读过的遗珠,回看一本本书籍,重温一年来精神世界走过的高光时刻。
人文社科
《人类史前史》
作者:[法]马克·阿泽玛/洛朗·布拉维耶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史前史的图文书,从直立行走到文字诞生,年代跨度从距今700万年到距今2500年。两位作者选取人类史前史中的吉光片羽,对史前文明中最亮眼的考古发现,进行了解读。
《凝视死亡》
作者:秋鹭子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人、英雄、圣贤、天选之子;恶人、凶手、复仇者……无论是谁,都逃不过“终有一死”的命运。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反抗、接受和迷恋,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最神秘、深刻的话题,也是无数艺术作品的母题。在《凝视死亡》中,艺术史学者秋鹭子将以众多亡者汇聚出“另一个文艺复兴”。
《金翼》
作者:林耀华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林耀华将自己的学理思考巧妙埋于故事表层之下,用亲切平实的口吻提出了不少令人赞叹的洞见,这样的学术写作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极少见。书中从“平衡论”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努力,也仍然富有启发意义,称得上是中国社会学“燕京学派”的扛鼎之作。
其他好书(部分):
●《一首诗的完成》
●《不朽哲学家咖啡馆》
●《持续焦虑》
●《继承与叛逆》
●《大圣遗音》
(据三联书店2022年度十种好书[入围书单])
学术思想
《中国人的社会信任:关系向度上的考察》
作者:翟学伟
出版:商务印书馆
立足于作者多年积累的“关系”研究所建立的“关系向度理论”,对中国社会信任的发生与运行轨迹进行了理论性的、历史性的和现实性的探索。读者可以从中看出中国社会信任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脉络及运行特点。
《牛津阅读手册》
作者:[美]亚历山大·波拉塞克瑞贝卡·特雷曼
译者:陈明瑶程甜
出版:商务印书馆
一本通过科学认知阅读,进而帮助大家理解和提升阅读效率的宝藏书。这本书综合了从视觉科学到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对阅读主题的研究,强调运用认知方法来揭示阅读过程的工作原理。对阅读、阅读教学或阅读障碍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将从中获益。
《丝绸之路上的中华文明》
作者:荣新江
出版:商务印书馆
在《中华文明传播史》的总体框架下,对早期丝绸之路上中国文化遗迹、遗物的深入探讨,是近年来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最近成果。所有论文都是首次发表,代表了国内外丝绸之路研究的较高水平。
其他好书(部分)
●《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
●“艺术史名著译丛”之“欧文·潘诺夫斯基专辑”
●《张祥龙文集》
●《人类学与人类学家:二十世纪的英国学派》
(据2022商务印书馆年度好书)
科学新知
《身体由我》
作者:[德]希拉·德利兹著/[德]路易莎·施托默尔绘
出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是一部女性健康科普著作,图书出版后在德国医学界和科普界收获了一致盛赞,领衔了各大健康百科及女性健康图书榜单。
《寄生虫星球》
作者:[美]卡尔·齐默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最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植物的战斗》
作者:汪诘·科学有故事团队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梳理29类植物的6大生存法则,从进击的勇士地衣将生命带到陆地开始;到伪装大师兰花的欺骗套路;驯服高手辣椒、咖啡、小麦等改变自己也改变了世界……看植物从一粒种子活成一支部队,探索植物生存的根基,揭秘植物机体的奥秘,读懂植物38亿年的生存史,就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小步。
其他好书(部分):
●《王立铭进化论讲义》
●《一天一朵云》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
●《心中有数》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据豆瓣2022年度读书榜单)
记者 李尚整理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